正文 第19章 現學現用幽默技巧36法(2)(1 / 3)

海涅鎮靜地說:“看來,隻有你和我一起去那個島上,才能彌補這個缺陷!”用幽默的語言,用幽默的推理方式罵人,比直接罵人要含蓄得多。正因為含蓄,才可以把一些不便出口的有傷大雅的字眼包含在其中。而這些字眼又是從對方口中接過來,再以邏輯的方法回敬過去的,對方要反擊,除了收回自己剛才所說的話以外,別無他法,但誰又有這等本領呢?

幽默的反擊有一個特殊規律,即反擊的性質不由自身決定,而由發動攻擊的對方決定。如果對方發動攻擊時所用的語言是侮辱性的,則反擊也是侮辱性的;對方如果是帶著幾分譏諷的,反擊自然也就會帶上幾分譏諷;如果對方發動攻擊時是調笑性的,那麼,用反戈一擊的方法演繹出來的幽默語言同樣也是調笑性的。英國作家弗蘭西斯·哈伯有一次出遊,讓他的隨從刷一下靴子,但隨從沒有遵照執行。第二天哈伯問起,隨從說:“刷了有什麼用,路上都是泥,很快又沾上泥了。”

哈伯吩咐立即出發,隨從說:“我們還沒有吃早飯呢。”

哈伯立即回答:“吃了有什麼用,很快又餓。”隨從的借口並無惡意,哈伯的反擊也無惡意。反戈一擊的幽默以後發製人為特點,就像《聖經》所說,把上帝的還給上帝,把撒旦的還給撒旦。

迂回曲折法

含蓄表達是表現幽默技巧的另一種令人拍案叫絕的藝術方式。運用這種技巧的關鍵是要真假並用,曲折地、間接地,且帶有很大的假定性,把你的意見稍作歪曲,使之變成耐人尋味的樣子,通過歪曲形式來使對方領悟你真正的意思。

請看下麵一則對話:作者:“先生,我這篇小說寫得怎樣?”

編輯:“寫得太好了,完全可以發表。不過,有個地方須略微改動一下。”

作者:“真的嗎?那麼請你斧正吧!”

編輯:“隻要將你的名字改成傑克·倫敦就行了。”本來如果直說“你這篇小說全文照抄傑克·倫敦的”,會簡潔明了得多,但是它過於一本正經,太枯燥、太沒有味道了。

一般人之所以缺乏幽默感,就是因為太習慣於直截了當、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而幽默則與直截了當不太相容。所以要養成幽默感,就要學會迂回曲折的含蓄表達方式,明明看出抄襲也不能說出來,你得把它當成寫得很棒。待他以為蒙混過去了,你才從某個側麵毫不含糊地點出來,讓他自己心裏明白。

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你得時時刻刻與自己想直截了當地表現的自己的洞察力作鬥爭。

你明明是聰明人,可你裝得很傻,隻有你裝了傻,才可能在下一步顯得聰明,把傻相裝得越認真越好。編輯:“這首詩是你自己寫的嗎?”

作者:“是的,每一句都是我寫的。”

編輯:“拜倫先生,我十分高興地看到您,我以為您死了已經有100年了。”裝傻要裝到底,把傻話當真話說,把真話當傻話說,才能不動聲色地讓對方把腳一個一個地露出來。在這裏把對方當做拜倫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馬腳了,可還分量不足,再代他點出拜倫是100多年前的人,讓他感到無可逃遁。

在實際生活中,這種迂回曲折法的幽默技巧,自然並不限於對付抄襲的作者,要學會傻話真說,真話傻說,正話反說,反話正說。切忌真話真說,假話假說,正話正說,反話反說。法國著名的幽默家特林斯坦·貝爾納有一天去飯館吃飯,他對廚師很不滿意。付賬後,貝爾納請侍者把經理叫來。

經理來後,貝爾納對他說:“請你擁抱我。”

經理奇怪地問他為什麼。

“永別啦,你以後再也見不到我了。”如果貝爾納付賬後,立刻就說:“我再也不來了。”那還有什麼藝術可言呢?他的幽默才華恰恰在於明明要貶抑廚師的手藝,卻裝著一種高度讚揚的樣子,讓對手被迷惑以後,才給他迎頭痛擊。

有這樣一個例子能幫你懂得如何運用含蓄表達法的幽默藝術:有一個法國飯店老板,脾氣非常暴躁。一天,有位客人來吃飯,剛夾了一口菜,嘴裏便道:“好苦,好苦!”

老板大怒,不由分說把客人綁了起來。

這時來了另一位客人,問老板為何捆人。老板回答:“我店的飯菜明明新鮮可口,這家夥偏說是苦的,你說該不該綁?”

來客說:“可不可以讓我嚐嚐?”老板連忙送過刀叉。

客人吃了一口,對老板道:“你放了這個人,把我捆起來吧!”後一位顧客顯然機智地運用含蓄表達法,幽默地表達了老板的飯菜確實是苦的。

說話含蓄,是一種藝術,也是幽默的一大技巧。含蓄地表達幽默,是把重要的、該說的故意隱藏起來,卻又能讓人家明白自己的意思,而且把幽默寓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