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現學現用幽默技巧36法(2)(3 / 3)

再次是仿造新句,達到幽默效果。通過模仿交談對象的句子形式造一個新句子,表達針鋒相對的含義,即可營造出輕鬆幽默、諷刺調笑等各種氛圍。一次丘吉爾的同事、保守黨議員威廉·喬因森希克斯在議會上演講,看到丘吉爾一個勁兒地搖頭,便問:“我想提請尊敬的議員注意,我隻是在發表自己的意見。”丘吉爾對答道:“我也想提請演講者注意,我隻是在搖我自己的頭。”最後是仿造篇章,達到幽默效果。就是通過改寫名人名言、經典詞作等優秀文化作品,為我所用,或針砭時弊,或博人一笑。

總之,仿擬作為幽默藝術和語言移植手段之一,往往借助於某種違背正常邏輯的想象和聯想,把原來適用於某種環境、現象的詞語用於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新的環境和現象之中,而且模擬原來的語言句式、腔調、結構甚至現成篇章,造成一種前後不協調、不搭配的矛盾,給人以新鮮、奇異、生動、幽默的感受。在人際交往中,恰當地運用仿擬,可以更好地幫助你溝通與交際對象的情感;可以把原本生硬、很無味的“死”語言化為生動活潑、詼諧幽默、意趣橫生、新穎奇妙、耐人尋味的“活”語言。

借力發力法

在生活中,幽默也可以通過借力的方式產生,我們可以巧妙地利用對方的話來為自己服務,這就是所謂的“借別人的梯子,登自己的樓”。猶如我國的太極,借力發力,這種方法多用於應對攻擊性的話語。當對方從某一角度、某一方麵對你進行嘲諷、侮辱時,你可以抓住其話語中的某個破綻,順著對方的邏輯推下去,從而得出一個令對方無地自容的自然結論。這樣既能使自己脫離困境,又能給對方有力的回擊。下麵就是一個典型的“巧借人力,順勢而為”的幽默故事。有兩個貴族青年,騎著高頭大馬在路上趾高氣揚地行著,迎麵走來一位駝背的老婦人,手裏牽著兩頭瘦骨嶙峋的小驢子。

兩位年輕人打趣地向老婦人“致敬”:“早安,驢媽媽。”

“早安,我的孩子們!”老婦人答道。老婦人巧妙借用對方話中的“驢媽媽”這個詞語,順其之勢,取其精髓,再把自己要說的話經過刻意地加工,平和而又幽默地回擊了兩個貴族青年的侮辱,在和緩的氣氛中,既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又對兩個貴族青年予以溫和的批評和教育。

“巧借人力,順勢而為”的關鍵在“借”和“順”兩個字上。首先要在別人的話語中發現可借之物,把握其內在的精神,然後順著這種內在的精神,運用可能前後並不協調的話語,表達出乎對方意料的意思,幽默也就輕鬆產生了。我們來看達爾文是怎樣運用這種技巧的:有一次,達爾文應邀出席一次盛大的晚宴。宴會上,他的身邊正好坐著一位年輕美貌的小姐。

“尊敬的達爾文先生,”年輕美貌的小姐帶著戲謔的口吻向科學家提問,“聽說您認為人類是由猴子變過來的?”

“當然不是,我所指的是古代的猩猩。”達爾文聳了聳肩膀說。

“是這樣啊!那麼我也應該是在您的論斷之內的吧?”小姐問。

“那是當然!”達爾文望了她一眼,彬彬有禮地回答,“我堅信自己的論斷。不過,您不是由一般的猩猩變來的,而是由長得非常迷人的猩猩變來的。”

美貌的小姐還不肯罷休,她又以自己的容貌為題材,想再次為難達爾文一下,她說:“猩猩的臉也能變得這麼美嗎?”

達爾文卻借她的美貌作出回答:“當然不是所有猩猩的臉都能變得這麼美,自然是迷人的猩猩才能變成這樣。”達爾文從對方的話語中成功地找到了可借之物——“美”和“美貌”,然後緊緊抓住這兩個要素,順著小姐的話進行幽默的回答,從而巧妙地維護了自己的進化論,而又未失紳士風度。

旁敲側擊法

生活中,有很多人,心直口快,直來直去,批評別人無所顧忌,火藥味很濃,既得罪了人,又達不到目的。其實,人人都有自尊心,隻要運用得法,含蓄隱晦的妙語也可激起其心底的良知。這種旁敲側擊的方式是我國傳統的幽默技巧。有一人應友人之邀參加家宴,友人很吝音,僅僅招待了他幾滴白酒。

這人臨走對友人說:“勞駕你,請在我的左右腮幫上各抽一記耳光吧。”

友人問什麼原因,這人說:“這樣的話,我臉上通紅,老婆才知我在你家吃飽喝足了,否則,顯得你招待不周啊!”

這位吝嗇的友人也覺得不好意思,便拿出一個很大的酒杯,可倒酒時才蓋上杯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