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現學現用幽默技巧36法(3)(3 / 3)

正話反說法

在人際交往中,有時有些話不方便直接說出來,這時你可以采用的一種方法,就是正話反說。這種幽默法門,是通過自己的言語導入一個荒謬的境地,讓對方聽出你的弦外之音。《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楚莊王有一匹愛馬,給它穿上帶有刺繡的衣服,放在裝飾華麗的屋子裏,喂它吃棗脯,最後馬因肥胖過度而死。楚莊王讓群臣為馬發喪,要以大夫規格,用內棺外槨而葬。大夫提出異議,楚莊王下令道:“有敢於對葬馬之事再講者,處以死罪。”

優孟聽說後,跑進大殿,一進殿門,便仰天大哭,楚莊王十分吃驚,忙問何故,優孟說:“死掉的馬是大王心愛之物,我們堂堂楚國,要什麼東西沒有?而今卻要以大夫之禮葬之,太薄了,我請求大王以人君之禮葬之。”

楚莊王聽後,一時無言以對,隻好打消以大夫之禮葬馬的打算。本來楚莊王要厚葬寵物,而且不容大臣提出異議,可優孟含蓄的規勸的使之改變了初衷。

《五代史·伶官傳》中記載的一事也十分有趣:莊宗喜好田獵,在中牟打獵,踐踏許多民田。中牟縣令為民請命,莊宗發怒,要殺他。

伶人敬新磨得知後,率領眾伶人去追趕縣令,將之擁到馬前,責備他說:“你身為縣令,怎麼竟然不知道我天子喜愛打獵呢?為何讓老百姓種莊稼來交納稅賦,而不讓你治下百姓忍饑去荒廢田地,讓我天子馳騁田獵?你罪該萬死。”

於是擁著縣令前來請求莊宗殺之。莊宗聽後無奈大笑,縣令被赦。以上兩則故事中,優孟和敬新磨為了達到各自的勸諫目的,取得和君王談判的成功,都運用了反話正說的幽默技巧,就是使用與原來意思相反的語句來表達本意,表麵讚同,實際反對。在談話中,運用這種表達方式往往能收到直接表達所起不到的作用。

自吹自擂法

有時,自己誇耀自己,與現實形成反差,幽默就從其間產生。自己誇耀自己的本事,毫不臉紅,卻不免言過其實,瞎打誤撞,與事實有出入而自己津津樂道,就會透出濃濃的幽默情趣。薩馬林陪著斯圖帕托夫大公去圍獵,閑談之中薩馬林吹噓自己說:“我小時候也練過騎馬射箭。”

大公要他射幾箭看看,薩馬林再三推辭不肯射,可大公非要看看他射箭的本事。

實在沒辦法,薩馬林隻好搭箭開弓。

他瞄準一隻麋鹿,第一箭沒有射中,便說:“羅曼諾夫親王是這樣射的。”

他再射第二箭,又沒有射中,說:“驃騎兵將軍是這樣射的。”

第三箭,他射中了,他自豪地說:“瞧瞧,這就是我薩馬林的劍法。”薩馬林本不諳射箭,無意中吹噓了一下,不料卻被大公抓住把柄,非要看他出醜不可。好在薩馬林急中生智,把射失的箭都推到別人的身上,仿佛自己射失是為了作個示範似的。終於射中一箭,才攬到自己身上,誇耀一番。他諳熟自吹自擂的幽默,總算沒有當場出洋相,說不定還會令斯圖帕托夫大公開懷一笑呢。

自吹自擂的幽默作為一種“厚臉皮”的幽默技巧,能廣泛地用於日常生活中。不管你處於什麼樣的情勢,都可以毫不臉紅地把自己吹噓一番,當然,你所“吹”所“擂”的東西應與現實情況有較大差異,並且表意明確,讓對方很容易就通過你的話語看出你的名不符實,這樣,幽默才能順利產生。再看一則例子:傑克自以為下棋極精,老愛吹牛,總是不服輸。有一次,他與人連下三盤,盤盤皆輸。過了幾天,有人問他:“那天的棋下了幾盤?”

他回答說:“三盤。”

人家又問:“誰勝誰負,能告訴我嗎?”

他臉不紅心不跳地說:“第一盤我沒能贏他;第二盤他又輸不了;第三盤我想和,他卻不幹!”傑克棋藝不精,臉皮倒也不薄。連輸三盤的戰局,經他的口一說,不小心還真被他糊弄過去。傑克也不乏幽默感,他能抓住輸棋這個時機,自吹自擂,創造一種氛圍,給人們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使自己從輸棋的困窘中走出,人們也為之莞爾。有兩個人相互吹噓自己國家的橋高。

甲:“在我們國家的那座橋上,一個人如果想自殺,十分鍾後才能落水淹死。”

乙:“這算什麼?在我們國家的那座橋上,一個人跳下去自殺,你猜他是怎麼死的?他不是淹死的,而是餓死的。”

有兩個人相互吹噓自己國家的機器技術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