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名人風采談笑自若學習篇(1)(2 / 3)

於是,海瑞把胡公子的幾千兩銀子沒收充公,交給國庫。又寫了一封信,連人一起送給總督胡宗憲發落。胡宗憲看了來信,又看看被捆綁著的兒子,氣得說不出話來。他怕海瑞把事情鬧大,隻得忍氣吞聲,不敢向海瑞說明他所捉的人就是自己的兒子。銀子的事情也不敢再提了。

戲諷權官

鄭板橋當縣官時,遇到一個大災之年,為了救濟窮人,他不顧個人的身家禍福,大開官倉,賑災放糧。此事被皇帝怪罪下來,被革了職,放還老家。

鄭板橋雇了一條民船,載著自己的家小和行裝,行駛在大順河上,回揚州老家。

一天,鄭板橋覺得江麵上好平靜,來往的行船不是停靠在碼頭,就是擱淺在岸邊。他一打聽才知道,這段江麵有一條官船要過,通知所有的民船都要回避。鄭板橋聽了以後非常氣憤,吩咐船工照常駛船,不必理會它。過了一陣後,果然見一艘官船,耀武揚威地開過來,桅杆上掛著“奉旨上任”的旗子,隨風招搖。鄭板橋心想,好漢不吃眼前虧,這條官船大,載量大,一旦讓它撞上就要船毀人亡。但是,我又不能畏縮地躲避它。正在緊張地思考怎麼辦時,他忽然有了主意。讓家人迅速找出一塊綢,他親筆寫了“奉旨革職”四個字,也讓船工高掛到桅杆頂上。官船上的人一見迎麵開來的船,不僅不回避,還占據河心主道,照常行駛,頓生疑慮,經人觀望那隻船上也掛著一麵旗幡,高高飄揚,於是放慢了速度。兩船靠近時,官船上出來個大官人,一見是隻不起眼的民船,桅杆上掛的是“奉旨革職”的旗幟,便大呼小叫地指責起來。鄭板橋道:“你神氣什麼!你奉旨上任,我奉旨革職,都是‘奉旨’嘛,我為什麼要給你讓路?”

這官人氣得無話可說,鑽回艙裏,經人彙報方知是當今名士、書畫大家鄭板橋的船。他立即改變態度,派手下的人攜帶一點兒禮物,登船道歉。其實道歉是假,索取鄭板橋的字畫才是真。

鄭板橋聽此人是朝中奸臣姚某人之子姚有才,到地方上任,他早就聽說這個紈絝子弟除了吃喝嫖賭,沒有別的能事。鄭板橋心想,送上門的蠢貨,何不戲弄他一番。於是應之,手書一詩相贈,姚有才派來的人樂得不得了。

拿到鄭板橋的手跡到船上交給姚有才,姚有才小心翼翼地展開欣賞,隻見那首詩寫道:“有錢難買竹一根,財多不得綠花盆,缺枝少葉沒多筍,德少休要充斯文。”姚有才把每句詩開頭的一個字,連起來一讀竟是“有財缺德”,不禁氣得發昏。

笑法有別

一天,紀曉嵐陪同乾隆皇帝遊大佛寺。君臣二人來到天王殿,但見殿內正中一尊彌勒佛,袒胸露腹,正在看著他們憨笑。乾隆問:“此佛為何見朕笑?”

紀曉嵐從容答道:“此乃佛見佛笑。”

乾隆問:“此話怎講?”

紀曉嵐道:“聖上乃文殊菩薩轉世,當今之活佛,今朝又來佛殿禮佛,所以說是佛見佛笑。”

乾隆暗暗讚許,轉身欲走,忽見大肚彌勒佛正對紀曉嵐笑,回身又問:“那佛也看卿笑,又是為何?”

紀曉嵐說:“聖上,佛看臣笑,是笑臣不能成佛。”

寫文罵我

廣州的一些進步青年創辦了“南中國”文學社,希望魯迅給他們的創刊號撰稿。

魯迅說:“文章還是你們自己先寫好,我以後再寫,免得人說魯迅來到廣州就找青年來為自己捧場了。”

青年們說:“我們都是窮學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銷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

魯迅風趣而又嚴肅地說:“要刊物銷路好也很容易,你們可以寫文章罵我,罵我的刊物也是銷路好的。”

答催稿信

抗戰時期,北新書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時,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帶戲曲味的答催稿信。

元帥發來緊急令: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馬來!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2000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後帳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殺氣滿山頭!

老舍瞎湊

一次老舍家裏來了許多青年人,請教怎樣寫詩。老舍說:“我不會寫詩,隻是瞎湊而已。”

有人提議,請老舍當場“瞎湊”一首。

大雨冼星海,長虹萬籟天;

冰瑩成舍我,碧野林風眠。

老舍隨口吟了這首別致的五言絕句。寥寥20字把8位人們熟悉並稱道的文藝家的名字,“瞎湊”在一起,形象鮮明,意境開闊,餘味無窮。青年們聽了,無不讚歎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