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聯求魚
一日中午,蘇東坡去拜訪佛印。佛印正忙著做菜,剛把煮好的魚端上桌,就聽到小和尚稟報:蘇東坡先生來訪。
佛印怕吃魚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魚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門迎接客人。兩人同至禪房喝茶,蘇東坡喝茶時,聞到陣陣魚香,又見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數了。因為磬是佛印做佛事用的一種打擊樂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著,必有蹊蹺。
這時,佛印說:“學士今日光臨,不知有何見教?”
蘇東坡有意開佛印的玩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說:“在下今日遇到一難題,特來向長老請教。”
佛印連忙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豈敢,豈敢。”
蘇東坡笑了笑說:“今日友人出了一對聯,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在下一時對不出下聯,望長老賜教。”
佛印不知是計,脫口而出:“學士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今日怎麼如此健忘,這是一副老對聯,下聯是‘積善人家慶有餘’。”
蘇東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長老明示‘磬有魚’,就拿出來一起共享吧!”
巧答遼使
宋、遼兩國在澶州講和,議定條款之後,雙方罷兵。宋真宗高興地回到都城汴梁。因為這次是宰相寇準勸皇上禦駕親征,從而取得了雙方和談罷兵的結果。因此,寇準的聲望越來越高。但同時,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嫉妒。
有個叫王欽若的大臣首先在皇上麵前進讒言。他對真宗說:“陛下,澶州之盟。臣有一個淺顯的比喻,好比賭博,輸錢將盡,傾囊為注,這叫‘孤注一擲’。當時寇準就是拿陛下的生命作孤注一擲,才勸陛下禦駕親征的呢。試想我軍若敗,陛下處境會如何?”
一句話,說得宋真宗心裏發跳,說:“朕今天知道了。”於是,對寇準的信任逐漸減退,不長時間,就罷免了寇準的宰相官職,讓他去陝州當官,後來又貶他到邊鎮天雄軍去當官。
一次,遼使從汴梁回國,路過天雄軍的駐地大名,見到了寇準,帶著幸災樂禍的口吻對寇準說:“以相公的才望,為什麼不當宰相了呢?”
寇準見問,毫無難堪情緒,臉上竟帶著樂嗬嗬的表情說:“我朝天子,因朝廷無事,特地派我到此,來執掌北邊關門的鑰匙,你又何必見怪?”
遼使一聽,無言以對,隻好告辭北歸。
借魚巧諫
永樂皇帝閑來無事,想到江西吉安一帶遊玩,傳下聖旨,要吉州知府築路修橋接駕。
剛剛考中學士的解縉得知此事,暗暗思忖:皇上每次巡遊奢侈揮霍,百姓稅收加重,勞役陡增,致使民不聊生。這次一定要設法勸阻皇帝,打消巡遊念頭,使吉州百姓免受荼毒。於是,他連夜趕寫了奏折,次日上朝,麵奏皇上。
皇上一見奏文,勃然大怒:“解縉,天子出遊,乃施恩澤於民間,你因何阻撓?真乃狗膽包天!”
解縉不慌不忙地說:“皇上息怒,解縉上疏,實為龍體之安所致!皇上有所不知,吉州自古有‘吉水急水’之稱,那裏山高無路,唯有從水路走,水急浪大,豈不驚了聖駕。”
皇上想了想,說:“我命吉州府打造巨舟,豈有鎮不住‘急水’之理!”
解縉笑道:“縱然有巨舟,卻難過峽江縣。江西俗話‘峽江峽江,壓斷手掌’,那裏江窄暗礁多,莫說巨舟,就是竹排也很難通過。”說著,解縉招了招手,一位下官捧著一隻盤子走來,盤中放著一條鯿魚。解縉呈上鯿魚說:“皇上請看,此魚產於峽江,江窄,久而久之,連魚身子也壓扁了。”
皇上一看當真,就取消了遊吉州的打算。
吉安一帶百姓得知此事,奔走相告,都非常感激解縉。
假裝糊塗
海瑞在浙江淳安縣當知縣的時候,有一天,驛站的差人來告狀,說有一個人自稱是總督胡宗憲的兒子,嫌驛站的馬匹不好,把驛吏捆起來倒掛在樹上。
海瑞馬上帶人趕到驛站。他看到穿著華麗衣服的胡公子還在指手畫腳地罵人,他身邊還放著大大小小的箱子,箱子上還貼著總督衙門的封條,心裏立刻明白了,這肯定是胡宗憲的兒子,並且又收了不少贓禮。
海瑞馬上有了主意,他叫人把箱子打開,原來裏麵裝著好幾千兩銀子。
海瑞變了臉色,指著胡公子,對圍觀的群眾說:“這惡徒真可惡,竟敢假冒總督家裏的人,敗壞總督名聲!那次胡總督出來巡查時,再三布告,叫地方不要鋪張,不要浪費。你們看這惡徒帶了這麼多行李和銀子,怎麼會是胡總督的兒子呢。他一定是假冒的,要嚴辦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