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臣民恥用詐術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對眾大臣說過:“國家的滅亡,很少不是由於人臣的諂媚奸佞所造成的。”於是就有人上書,請求鏟除那些奸佞之人。李世民問裴矩說:“誰是奸臣?”裴矩道:“他日陛下和眾大臣議事的時候,可以假裝發怒試探一下。據理以爭,毫不屈從的,是剛直的人;懼怕陛下的威嚴而曲意順從的就是奸臣。”李世民說:“不要這樣做。按理說,君為水之源,而臣則是水之流;如果弄髒了水源,卻想求得清潔的水流,世上哪有這種事情呢?君主他自己就是個奸詐的人,怎麼去指責臣子不正直呢?我如今要以至誠對待天下的人,前世帝王,好玩弄小的權術而自鳴得意,我常常為他們感到可恥。”
老外服輸
愛國將領馮玉祥任陝西督軍時,有兩個外國人私自到終南山打獵,打死了兩頭珍貴的野牛。
馮玉祥把他們召到西安責問:“你們到終南山行獵,和誰打過招呼,領到許可證沒有?”對方答道:“我們打的是無主野牛,用不著通知任何人。”馮將軍聽了,非常氣憤,說:“終南山是陝西的轄地,野牛是中國領土內的東西,怎麼會是無主的呢?你們不經批準私自行獵,就是犯法。你們還不知罪嗎?”
兩個外國人狡辯說:“這次到陝西,貴國外交部發給的護照上,不是準許攜帶獵槍嗎?可見我們行獵已得到貴國政府的準許,怎麼是私自行獵呢?”馮將軍反駁說:“準許你們攜帶獵槍,就是準許你們行獵嗎?若準許你們攜帶手槍,難道就可以在中國境內隨意殺人嗎?”其中一個外國人還不服氣,繼續狡辯說:“我在中國15年,所到的地方從來沒有不準打獵的;再說,中國的法律也沒有不準許外國人在境內打獵的條文。”馮將軍冷笑道:“沒有不準外國人打獵的條文,不錯。但難道有準許外國人打獵的條文嗎?你15年沒有遇到官府的禁止,那是他們睡著了。現在我身為陝西的地方官,我卻沒有睡著,我負有國家人民交托的保土衛權之責,就非禁止不可。”
兩個外國人聽了,隻好承認了錯誤。
以理取勝
1946年,李先念曾與周恩來一起就中原停戰問題同美蔣代表進行談判,談判期間國民黨方麵交替使用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兩種手法玩弄陰謀。第二輪談判開始後,李先念和國民黨嫡係實力派人物郭懺分別全權代表各方陳述協議具體方案。
郭懺在會場上異常活躍,未等主持會議的美方代表宣布第一項議程完畢,他便不住打手勢,要求討論所謂中共中原軍區部隊挑起軍事衝突的問題。接著他在美方代表默許下,對我中原部隊進行誣蔑,指責我軍在停戰令下達後進攻國軍。
麵對郭懺賊喊捉賊的卑鄙伎倆,李先念發表了講話。他說:“首先,我有個問題請教郭將軍……”李先念又說,“有道是‘水有源,山有主’,抗戰八年,你們的部隊一直待在什麼地方?你們在上述地方的部隊在什麼地方同日本鬼子打過仗?你們從未來過這些地方,怎麼說這些地方被我們侵占了呢?”
李先念的問話使郭懺無言以對,李先念接著說:“抗戰八年,我們新四軍五師一直堅持在敵後,解放了9000多平方千米的國土,抗擊日偽軍20餘萬人,經曆大小戰鬥萬餘次,消滅了大量敵人。這些曆史事實,不是郭將軍所能否認的。不僅黃陂的河口、塔爾崗,安陸的趙家棚、積陽山等地是我軍的陣地,而且整個鄂、豫、湘、皖、贛邊區都是我軍收複的失地。這裏的每一座村莊,每一個山頭,每一條河流,都有我們戰士的鮮血和汗水,都印下了我們戰士的足跡。”
說到這裏,李先念提高了嗓音:“不錯,八年之中,不抗不戰者大有人在;抗戰勝利後,搶占勝利果實者大有人在;停戰令下達後,爭奪地盤者大有人在。人民自有公斷。我軍既有恪守停戰協議之責任,亦有回擊來犯者之權利,‘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是事理之必然。為澄清是非,我提議,三方代表不妨去實地視察,聽聽當地老百姓的話,誰是誰非不言自明。”
李先念的慷慨陳詞,駁得郭懺體無完膚。郭懺不得不轉口說:“李將軍抗戰有功,這些問題留待執行小組去解決吧。”
出語相激術
【心理戰術】
出語相激就是我們常說的“激將法”,是人們很常用的心理戰術。
說辯者用言語激起對方的同情、反感、尊敬、蔑視、悲憤、歡樂等肯定的或否定的情感,使對方形成與自己相同的觀點,而采取符合自己意願的行動,達到預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