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言懾服術
【心理戰術】
以壓倒一切的無畏精神和銳不可當的氣勢懾服對手。
剛言懾服是一種麵對強暴正麵直戰,以壓倒一切的無畏精神和銳不可當的精神氣勢及義正詞嚴的言詞懾服對手的一種謀略。
剛言懾服,以正壓邪,往往是自己處於一種被動地位,因此,剛言懾服,首先靠的是壓倒一切的無畏精神和銳不可當的氣勢。而這種精神和氣勢的價值和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也是難能可貴的,它具有強大的作用和力量,有時能以少勝多,以弱抗強。這在政治鬥爭、外交鬥爭中屢見不鮮。
【經典案例】
徐有功剛言護法律
大理寺卿徐有功,每看到武則天要殺人的時候,總要依據法律同武則天爭辯,曾經有一天與武則天爭論不休,相持不下,徐有功竟然言詞態度越來越嚴厲,武則天大怒,下令拉出去砍頭。
徐有功回過頭來說:“我雖然被殺死,但國法終究是不可變的。”拉到街市上,正要行刑,武後傳令免掉他死罪,但從官籍中除掉名字,貶為老百姓。像這樣曾反複過多次,但他始終不曾低頭屈服。
徐有功真是朝廷的頂梁柱,人們至今還懷念他。
以硬對硬
剛言懾服,不僅表現在政治鬥爭和外交鬥爭中,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在政治思想工作中,扶正壓邪,製服歪風邪氣,往往需要一點剛氣,需要來一些剛言。
某鄉為了整治“髒亂差”,要清掃樓院。一個外號叫“二賴子”的人揚言:“誰敢動老子的雞窩,我叫他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鄉黨委書記聽了,不信這個邪。老虎屁股摸不得,他偏要摸,歪風邪氣鬥不倒,正氣也就無法抬頭,工作也就不能開展。於是他隻身一人找到二賴子家,毫不客氣地往沙發上一坐,開門見山地說:“你是動刀子呢,還是和平解決?”
他沉著臉,口氣堅硬地說:“我生死關都過了,從來不怕死,不要說紅刀子白刀子,機槍大炮也沒怕過,武裝到牙齒的敵人也沒怕過。但是我還是勸你和平解決,這對你我大家都有好處。”
書記正氣凜然,威不可犯,“二賴子”被鎮住了,他聽說這位書記參加了西藏平叛,參加過中印邊界反擊戰,出生入死,一身是膽。麵對書記的凜然正氣,他敗下陣來,改口道:“我不是不拆,是人手太少忙不開。”書記馬上說:“我有的是人,義務幫忙。”出頭的釘子拔了,其餘一些持觀望態度的人紛紛自動將雞窩鴨棚清除掉了,5天時間內,樓院場地煥然一新。
戰勝邪氣需要剛氣,這比之於打仗需要銳氣。《兵經·銳》曾這樣描述銳氣:“兩軍迫近,高呼殺聲衝入敵陣震破敵膽的,靠的是銳氣啊。眾人都不敢向敵人發起攻擊,而那些敢於英勇進擊的,是銳氣的表現;優勢的敵人蜂擁而來,敢於以劣勢兵力迎擊敵人的,是銳氣的表現;衝入敵人陣地如入無人之境,是銳氣的表現;勇猛矯健,如鷹擊長空的,是銳氣的表現;大將率先衝入敵陣,部隊隨之湧入,是軍隊和大將有銳氣的表現。”這種銳氣,有膽有略,勢不可擋,具有強大的震懾力。
剛言懾服,往往表現在對敵鬥爭和思想鬥爭中,表現在正氣和邪氣的正麵衝突中,這種鬥爭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你不鬥倒他,他就鬥倒你;你不吃掉他,他就吃掉你。正能勝邪,就是因為這些邪惡勢力是紙老虎,表麵強大,實際是色厲內荏;表麵氣壯如牛,實際膽小如鼠。
在這種形勢下,如以迂為直,或退讓緩和,反而會助長敵方的囂張氣焰。秦王以五百裏之地換五十裏之地的安陵,這隻不過是幌子,戳穿他的騙局之後,又以死相迫,針對秦王的“天子發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唐雎剛強不屈,擲地有聲地說出:“士之發怒,伏屍兩人,流血五步,天下人披麻戴孝就在今天了。”色厲內荏的秦王終於露出了紙老虎的原形。秦王如此,武後如此,二賴子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