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釋畫方麵,檢察長及拉斯金都無法與惠斯勒匹敵,因此,檢察長想以《黑色和金色夜曲》創作時間短為理由,證明它沒有什麼價值。他問惠斯勒:“你完成這幅大作花了多少時間?”惠斯勒故意停了一會,然後漫不經心地說:“我記得,大約一天……第二天還沒幹,就又補上了幾筆。”檢察長自以為得計,迫不及待地說出了自己無知與可笑的觀點:“兩天!要200吉尼嗎?”惠斯勒早就料到檢察長會這樣問。於是斬釘截鐵地說:“不,我要的是終生學識價。”
檢察長這才意識到上了圈套,隻好無可奈何地判拉斯金向惠斯勒道歉。
旁敲側擊術
【心理戰術】
有些事在某些情況下不能明說,但又不得不說,隻好從側麵以委婉曲折的方式來表達,以避免發生正麵衝突,這種心理戰術就叫旁敲側擊術。
【經典案例】
蘇代使燕
子之做了燕國的相,位尊而性喜獨斷專行。蘇代為齊國出使燕國,看到子之位尊勢重,便想拉攏他。蘇代見到燕王後,燕王問他:“齊王這位君王怎樣?”蘇代回答說:“肯定不能稱霸。”燕王問:“為什麼?”蘇代說:“以前齊桓公稱霸,內政的事交給鮑叔,外交的事交給管仲,桓公自己披散頭發與婦女到市上遊樂。現在的齊王卻不信任他的大臣,又怎能稱霸呢?”於是燕王就更加信任子之了。子之聽說這事後,派人給蘇代送去百鎰黃金,表示願聽從他的吩咐。
優旃談笑止漆城
秦二世的時候,優旃還在宮裏。這個秦二世,可能嫌排場不大,突然想要把城牆都塗上漆。
這可是件勞民傷財的事,可誰都不敢勸阻。優旃去見二世,說:“漆城,是個好主意。您雖然沒有發下話來,但我原本就想請求幹這件事的。盡管漆城要花掉老百姓不少錢,可它確是件大好事。漆城以後,表麵平平滑滑,有敵人來攻城,爬不上來;就是有人想靠在城牆上,因為塗了漆,誰也不敢挨近它了。”二世一聽,笑著說:“算了,不漆了!”
張廷範諫禁鬆薪
唐昭宗時,各地紛紛割據,製定了許多“土政策”。
岐王李茂貞為了籌措軍費,決定實行油類專賣,包括點燈的油,都要統一到政府有關部門購買,不許私下交易。老百姓沒錢,又要照明,就找代用品,其中最容易找的,就是鬆樹枝,有鬆脂的鬆枝叫“鬆樹明子”,是很好的照明物。
一看老百姓點鬆枝,不去買燈油,政府無利可圖了,李茂貞又頒布一條法令:禁止砍伐鬆木。
有個藝人張廷範對岐王說:“不砍鬆樹,老百姓仍然可以不去買燈油,看來您的禁令不徹底呀!”岐王問:“依你的意思,還要禁什麼呢?”藝人回答說:“應該禁止月亮再亮。”
岐王聽了,對下邊的人說:“把砍鬆木的禁令取消了吧!”
申漸高笑語減稅
五代十國有個吳國,中書令徐知誥代之而為南唐的開國皇帝,依然建都金陵(今南京)。由於國庫空虛,便征收名目繁多的重稅。結果許多商人破產,經濟蕭條。朝廷的官員對此都有看法。
這時,趕上京都地區大旱,徐知誥在北苑設宴時,心事重重地對大臣們說:“四處都下雨,唯獨京城不下雨,這是怎麼回事?”
這真不好回答。談氣象,誰也不懂;說天意,弄不好得罪了皇上。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吭聲。
這時,做過樂工賣過藥的申漸高站起來說:“雨不進城,是怕抽稅呀!”徐知誥聽了,大笑不已,第二天便下令,取消一些稅目,降低了一些收稅標準。
水之骨
王安石作過《字說》,對於其中牽強附會的一些內容,人們並不完全讚同,蘇東坡就是一個。
有一次,王安石問他:“你的號叫‘東坡’,知道‘坡’是什麼意思嗎?”
蘇東坡說:“想聽聽你的高見。”
王安石解釋說:“坡,就是‘土之皮’呀!”
蘇東坡想:難道把字拆開就可以解釋嗎?於是,反唇相譏說:“照你這意思,‘滑’字,不就成‘水之骨’了嗎?”
轉移話題術
【心理戰術】
在說辯中發現自己的處境不利,巧妙地轉移對方的注意力,岔開自己不便回答的問題,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戰術。
轉移話題既要不露形跡,又要能掩護自己擺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