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巧答記者問
1972年5月,美蘇舉行最高級會談。27日淩晨1點,美國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基辛格在莫斯科的一家旅館裏,向隨行的美國記者團介紹美蘇關於簽署限製戰略武器的四個協定的會談情況。基辛格微笑著透露道:“蘇聯生產導彈的速度每年大約250枚。先生們,如果在這裏把我當間諜抓起來,我們知道該怪誰啊。”
無孔不入的美國記者敏捷地接過話頭,探問美國的軍事秘密:“我們的情況呢?我們有多少潛艇導彈和‘民兵’導彈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基辛格聳聳肩:“我不確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的‘民兵’導彈有多少。至於潛艇,我的苦處是,數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記者說:“不是保密的。”基辛格反問道:“既然不是保密的嗎?那你說是多少呢?”記者沒有想到自己會碰上這樣一個軟釘子,頓時傻了,隻得“嘿嘿”一笑了之。基辛格輕易地脫身了。
虛與委蛇術
【心理戰術】
此計出自《莊子·應帝王》:“吾與之虛而委蛇。”指沒有任何心機,隻順應事物的變化。後轉義為對人對事假意相待,敷衍應付。在說辯中由於某種需要常采用此種心理戰術。
【經典案例】
晏嬰故作不解
晏嬰奉命出使吳國。吳王對行人(古代掌管朝覲聘問的官員)說:“我聽說晏嬰這個人有辯才,而且辭令嫻熟,合於禮節。這次晏嬰來見,就說天子召見他,用這個試探試探,看他有何反應?”
第二天,晏嬰去見吳王。行人對他說:“天子召見。”晏嬰感慨再三,說道:“臣晏嬰奉齊君之命出使吳國,見的是吳王。不料,事情令人迷惑不解,怎麼一變而為見天子呢?(吳是諸侯,自稱天子是僵越。)現在吳王在哪?”行人見事情不妙,便急忙改口說:“吳王夫差請見。”於是晏嬰便以諸侯之禮與吳王相見。
司馬懿取帥印
諸葛亮二出祁山,吳國也做出了伐魏姿態。魏的陳倉、散關相繼失守,而魏大都督曹真正在患病,因此魏明帝十分憂慮,便與司馬懿計議。司馬懿說:“現在吳蜀結盟,並不是真正和好,隻不過是互相利用而已。現在,蜀侵魏,吳雖然虛張聲勢作出響應的樣子,但必定不會興兵相助,隻需提防蜀兵就行了。”
魏明帝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便拜司馬懿為大都督,並且命令近臣到曹真家去取帥印,司馬懿卻要求自己到曹真家去取。司馬懿到了曹真家以後,對曹真說:“蜀軍又出祁山了,公知道不?”曹真十分驚訝,忙說不知道,並問:“情況這麼危急,為什麼不拜仲達(司馬懿字)為都督去抵禦蜀兵呢?”
司馬懿連忙說:“懿學識淺薄,不稱其職,這怎麼辦呢?”曹真聽了,立即把都督印取出來交給司馬懿,司馬懿堅辭不受,曹真站起來說:“仲達如果不接受帥印,中原就危急了。我隻好抱病上朝,向陛下保薦你為都督。”聽了曹真的這些話,司馬懿才說:“天子已經下了恩詔,但懿卻不敢受。”
曹真一聽,立即轉憂為喜,說:“我無憂了。”便讓司馬懿把帥印快些拿去,司馬懿推辭再三,終於受了帥印。為什麼司馬懿取印時要這樣虛與委蛇呢?原來,魏文帝死後,朝裏的元老重臣僅曹真、司馬懿二人。曹真為宗室貴族,一直掌握兵權,司馬懿雖然才略過人,但始終不能接近魏國的權力中樞。這次,曹真患病,不能率兵出征,魏明帝出於無奈,任命他為大都督。司馬懿深知,這隻不過是為曹真代庖,戰事結束後,兵權仍然要還給曹真。所以司馬懿在取印的時候,幾次推辭不受,既表示謙恭,討得了曹真的歡心,又向曹真示意自己無意攬奪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