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鄭隱骨碗(1 / 2)

那警官瞠目結舌怔住了……

小華一下子撲到孩子身邊,連同布包裹抱起,激動得熱淚盈眶,滴落在棄嬰粉白嬌嫩的臉上,那男嬰狡黠的眨了下小眼睛,小華心中一樂。

易士奇歉意地望了警官一眼,帶著小華和孩子與格桑活佛揚長而去。

不可能啊,那嬰兒明明是剛出生不久呀,邪了,那警官還坐在那兒想不通。

大家的肚子咕咕響,於是來到一麵攤前每人要了碗牛肉麵,香噴噴的吃了起來。

“我要吃奶。”細微稚嫩的聲音,小華低頭一看,那嬰兒正睜著一對黑眼睛盯著她的胸部。

他們來到鎮上的一家超市,買了一箱盒裝牛奶,嬰兒吃飽睡去了。

“小兄弟,此鎮東就有一個小火車站,你們下一步準備去哪兒?”格桑問道。

易士奇望了小華一眼,說道:“我們如今有了個孩子,想回到學校去,但要繞道膠東老家一趟,讓我母親見一見這孩子。”

小華聞言點了點頭。

“敢問大師今欲何往?”易士奇說道。

“唉,繼續雲遊天下,物色我笨教傳人。”活佛歎道,麵現惋惜之色。

易士奇看在眼裏,岔開話題道:“大師,在下有一事不明,一直想問問您。”

“請講。”活佛望著他。

“鄭隱骨碗應是拜屍教之物,不知大師為何對其禮拜有加?”易士奇問道。

格桑活佛沉思半晌,說道:“小兄弟知道東晉葛洪吧?”

易士奇道:“知道,葛洪是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鼻祖,他的丹砂製水銀法是世界化學史上第一例分解化合試驗,他采用疫苗治療狂犬病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他又是道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西方人稱他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化學家。”

活佛道:“葛洪信奉自然,推崇道法自然,他的徒弟鄭隱你又知道多少?”

易士奇搖搖頭道:“知之甚少。”

“鄭隱也是曠世之才,他的九字源更是驚世駭俗,是自然界的至高秘籍,遠勝於釋道儒法,不過外人難窺其皮毛啊。”活佛景仰道。

易士奇回憶道:“葛洪好像曾在《抱樸子。登涉篇》中提到過什麼九字源。”

“不錯,後來鄭隱從其師的九字源中悟出了一番道理,這也是葛洪所始料不及的,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也是定數。”活佛說。

“如此說來,鄭隱的九字源與大師的笨教都是悉悉相通於自然,彼此也有共同點了。”易士奇道。

“正是。”活佛一臉的嚴肅。

易士奇點點頭,道:“鄭隱的確是一代高人,可惜曆代史書上卻把這個人遺忘掉了。”

“他創建了極其神秘的拜屍教,據說在雲貴高原一帶發展甚速,不知怎的又突然從江湖上銷聲匿跡,而且這一消失就是1600多年。”活佛說。

“這麼說,失蹤了十六七個世紀的拜屍教又重出江湖了?”易士奇問道。

活佛點了點頭,道:“這骨碗就是信號。”

“為什麼?”易士奇不解的說道。

活佛道:“它是拜屍教的第一聖物,鄭隱頭蓋骨製成的嘎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