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在“2009中國電視網絡影響力頒獎盛典”上的講話摘要。
一、研究“電視網絡影響力”是對電視價值全麵評估的新探索
2008年年中,我收到課題組贈送的四份2008年“中國電視網絡影響力報告”,包括中國最具網絡影響力的省級衛視頻道、省級衛視欄目、電視事件和中央電視台欄目。看到四份報告,隻覺眼前一亮,立即意識到這是件新鮮事,課題組為電視價值評估開辟了一條新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陸續引進了國外使用多年的電視收視率調查標準、技術和設備,作為對電視頻道、欄目、節目的評價方法。時至今日,仍然受到電視界、廣告界和企業的青睞。毫無疑問,相對於無視觀眾反饋信息或純粹主觀評判,這是一大進步。但是,這些年來,圍繞著收視率調查如何符合我國國情?是否完全準確?是否十分合理?一直存在爭議。譬如,每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的收視率調查結果和網絡調查結果之間差距甚大,不免讓人心存疑惑。“唯收視率馬首是瞻”已經給電視業帶來消極影響。構建電視價值全麵評估體係已是傳媒學術界麵臨的一大課題。
課題組提出了“網絡影響力”概念體係,設立了科學的評價方法和合理的指標權重,將“網絡影響力”概念運用於電視價值評估,結合電視媒體的特點,分解出多項指標,構建起中國電視網絡影響力評估體係。顯然,這是對電視價值全麵評估的新探索,具有創新意義的做法,值得高度重視。
二、不斷完善電視網絡影響力研究是今後工作的著力點
任何一項新做法是否成功都要經受實踐的檢驗,在檢驗過程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使之日臻成熟。電視網絡影響力研究也不例外。
2008年公之於眾的四份報告具有明顯的特點:主要是以科學的統計數據為基礎,通過排行榜形式對我國電視行業的領先者進行全方位掃描,以案例解析的方式全景展示電視發展前沿。在報告中,我們看到了那些走在電視網絡影響力前列的組織和個人取得成功的經驗,看到了電視媒體各個分支領域的開拓者奮鬥的身影,看到了電視行業發展的最新理念,還看到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時代中電視媒體的改革方向。換句話說,我們不僅僅看到了對現象的描述,更能看到對經驗的總結、對趨勢的分析和對規律的揭示。
正如一切新生事物難免存在缺憾一樣,電視網絡影響力研究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對什麼是電視欄目、電視節目,要有科學的界定。“英雄劇場”是電視欄目;而一部電視劇就不可以算作欄目。
我們欣喜地得知課題組已經考慮如何改進。正在編製中的《中國電視網絡影響力報告(2009)》把“最具網絡影響力的電視劇”從電視欄目分支中分離出來,單獨列項。另外,還增加了中國最具網絡影響力的省級地麵頻道、媒介人物、社會製片電視欄目和城市台。
科學界定,增加項目,都意味著課題組自覺加大工作分量,同時也意味著電視網絡影響力研究進一步走向科學化,更加全麵係統。拿老百姓的話說,這麼幹,值了!
我們更欣喜地得知,課題組已經提出專利申請。和歐美國家相比,我國黑白電視和彩色電視的發展都滯後大約20年。“亦步亦趨”是必經階段。到今天為止,電視欄目依然多是仿照他人的創意。電視網絡影響力研究申請專利成功將標誌著我國廣電領域軟科學方麵自主知識產權科研工作零的突破。為今後創建自主知識產權趟出了一條可行的路子。
作為我國電視業年過古稀的老人,每當看到電視領域出現新鮮事物,電視人得到切合實際的褒獎,我都感到無比高興。高興之餘,還想叮嚀兩句。
據我所知,近來廣電管理機構和研究機構都在分別製定電視節目評估規則或評估體係。讀了這些研究成果,總體感覺是各有各的科學性,也各有各的局限性。其實,這也沒什麼奇怪。客觀世界具有無限的多樣性,人類的認識能力總是有限的。莊子早就說過,“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探索真理,永無盡頭。
希望課題組永遠堅持科學評估標準,永遠保持公平對待所有電視媒體的態度,排除一切可能的幹擾,以誠實守信贏得媒體和公眾的永久信賴。
明天就要舉行“中國電視網絡影響力高峰論壇”了。我希望與會專家學者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精神,不僅充分肯定此項研究的成功之處,也要提出實際存在的不足,以集體智慧提升研究水平,以創新精神開拓前進道路。總之,實事求是才能真正維護此項研究的品牌價值。
(2009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