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八章 依靠兩根支柱,開辟一條新路(2 / 2)

再說開拓一條新路。

12月初,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在蘇州市召開了“2002年工作會議”。會議主要內容是討論兩個文件。一個是《中國廣播電視學會2003年—2007年工作規劃》,另一個是《中國廣播電視學會2003年—2007年廣播電視理論研究綱要》。此外,還專門研究了對專業委員會進一步加強管理問題。各個專業委員會是學會下屬的二級學術團體,沒有獨立法人資格。對專業委員會,我們的方針是既要嚴格管理,又要大力支持,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使專業委員會在“依法辦會”的前提下個個都成為十分活躍的社團。

我是1997年4月到學會工作的。5年多來,看到一些專業委員會的領導總是把節目評獎視為專業委員會存在的關鍵,似乎沒有節目評獎,專業委員會就無事可幹了。首先,我聲明我不反對必要的節目評獎,因為節目評獎是節目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隻講節目製作,不講節目評估,就是“隻管耕耘,不問收獲”。翻開廣播電視史看一看,這類教訓夠多的了。其次,我認為,如果把節目評獎看成是專業委員會安身立命之本,那路子就會越走越窄。我提出開拓一條新路,不是說我有多少高明的主意,而是希望大家多走“長安大街”,少鑽“耳朵眼兒胡同”。在這個意義上,我想提出幾點建議:

1.切實把學術研究擺在中心位置。廣播電視理論研究是學會的中心任務,同樣也是專業委員會的中心任務。理論研究貴在結合實際,忌在搞“空對空”。研委會成立後,可以確定幾個結合實際需要的實用性研究課題,比如,如何豐富和改進電視旅遊節目的形態。目前,我們看到的電視旅遊節目大體包括信息類、服務類和藝術類。信息類節目需要更加及時,這就需要建立一個通暢的信息網絡。服務類節目需要拓寬領域,把與旅遊業相關聯的行業包容進來。藝術類節目需要文化品位,也需要通俗易懂,讓觀眾更容易接受。此外,還可以考慮增加談話類節目和益智類節目,目的在於吸收觀眾參與,實現雙向交流,提高觀眾的旅遊興趣。

2.加強內部聯合。聯合起來力量大,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一家電視台孤立地介紹一個景點,影響到底有限。但是,辦節目的同誌最關心的還是播出時間到了得要有節目。要求每個節目製作人員都去籌劃規模宏大的係列節目,那就未免是苛求了。但是,研委會可以有計劃地每年確定幾個重點題目(像古鎮、古橋、古關、古塔、古路,等等)或者幾個重點景區,集中各家電視台的力量精心拍攝,集中時間聯合播出,在社會上造成規模性影響。經過幾年的努力,就能拍攝出幾大係列,既便於長期使用,又可以進入國際電視節目市場。近幾年,學會組織三亞南山、武夷山等地的異地采訪,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都取得了明顯效果,可供研委會參考。

3.實行“開門辦會”。研委會是電視旅遊節目圈內的團體,但是必須建立廣泛的社會聯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和各個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是研委會時刻要保持聯係的機構,與其他有關單位,像林業、交通、民航、文物、建設、旅館、飯店、商務等部門以及旅遊教學和科研機構,也要建立固定的聯係渠道。從他們那裏可以及時獲得信息,得到支持,也可以聯合起來開展一些社會活動。

(2002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