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內心強大”這個詞彙在網絡上廣泛流傳時,似乎所有人都開始用“內心強大”來說事兒了。
小A遇到委屈哭哭啼啼,不懂得調節情緒,隻知道唉聲歎氣時,同事說她:“你內心不夠強大呀!”小B被一個難纏的客戶百般刁難,搞得焦頭爛額、脾氣暴躁時,上司說他:“你內心不夠強大呀!”小C被一個勢力的暴發戶狠狠地鄙視了一番,顏麵盡失,自尊受辱時,朋友說他:“你內心不夠強大呀!”……
這麼多“內心強大”的話語充斥著我們的感官和心理,到底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內心強大呢?在心理學上,每一次研究的開始都應當對所要研究的問題下一個“操作定義”,也就是準確地界定所要研究的問題。那麼,我們也需給“內心強大”下一個操作定義,弄明白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
筆者認為,內心強大不是指一個人在說話、做事、處理問題上有多強勢,或者多麼咄咄逼人。相反,強大的心理素質不僅僅表現在行為上,更表現為一種自我的內心感受。比如一個人對自己的了解程度,對環境的掌控程度,麵對逆境、挫敗時的情緒狀態,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體驗等等。如果一個人內心強大的話,一定是表現在這些方麵。可以這樣說,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定對世界具有獨特的看法並且不輕易受他人影響,有著清晰的人生目標,對未來充滿希望。他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滿陽光,很少被負麵情緒所累,具有愛和慈悲之心,家庭幸福,廣愛世人。
一定有人說,這樣的人聽起來未免太過完美,太不現實了。其實,即使能做到其中的一兩個方麵,或者將心理上的一兩個優秀品質帶入到生活的每一處細節中,就已經算得上內心強大了。讓自己變成內心強大的人,並不是為了和權貴對抗,更不是顯得自己比那些扮酷的人更牛,而是為了在生活中,內心能夠更平和、更從容地接受成功與失敗、幸運與不幸。
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你能坦然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生活,和充滿瑕疵的世界;不再為了那些不公平的事耿耿於懷,不可終日;不再為了一時的失落而鬱鬱寡歡,混沌度日;不再糾結於某一個愛你又離開你、傷害你的人;不再因為天氣陰霾而心情不暢……那麼,你已經開始了內心強大的第一步。
但是,如果你想看升官發財的秘訣,請不要繼續看下去了;如果你想要學圓滑之道,練斡旋之術,也請你放下這本書吧;如果你想通過一本心理學書籍幫你變成“人精”,那麼這本書要讓你失望了。因為在這本書裏,沒有速成的做人理念,也沒有即時的生存之道,筆者想要和讀者交流的,就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是否要力排眾議、堅持自己的理想;是否要揪著過去不放,讓自己沉溺不能自拔;如何讓身處情緒困境的自己找到生活的陽光。如果你看完了這本書,或者看過一兩個章節之後,覺得原本浮躁的內心沉靜了下來,看清了充實生活背後的慌亂,看到了忙忙碌碌中疲憊的自己,筆者的心願已經實現了一半。
在很多人鑽營著為人、做事、向上爬時,筆者希望透過這本書中的文字,告訴內心焦慮、煩躁、“壓力山大”的年輕人,生活並不一定要遵循他人認同的人生價值,將年輕的生命陷入到發財、揚名、掌控權力的無限循環中。相反地,每個人都應該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即使你的生活模式已經定型,一時間無法重新選擇,也不妨調節一下內心的感受,重新找到生命之美好,存在之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