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位路人經過神像麵前,他沒看懂神像象征的深意,於是前來問詢。他對著神像說:“為什麼你能夠受到這麼多人的膜拜?”神像不屑地說:“這你都看不出來,我一張臉向前,告訴世人不要忘記規劃未來;一張臉向後,警示世人不要忘記過去。這麼深刻的道理,你都看不出來嗎?”
路人還是疑惑不解,繼續問神像說:“你將所有的時間都給了未來和過去,那麼現在怎麼辦呢?”聽過路人的追問後,神像無言以對,霎時間轟然倒塌。因為他已經承受不起世人的膜拜了。
如果按照時間來算,我們的生活全部是由三天組成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然而,昨天已經悄然遠去,明天還遙遙無期,我們唯一擁有的就是今天,也就是現在。正如庫裏希坡斯所說:“過去與未來並不是‘存在’的東西,而是‘存在過’和‘可能存在’的東西。唯一‘存在’的是現在。”
可是,總有一部分人沉浸在對昨日的追憶中,為了生命中曾有過的幸福片段唏噓感歎,或者為過去痛苦的際遇憤憤不平;另一部分人則生活在對未來的想象中,憧憬明日的美好生活,或者擔憂強壯的身體因年老而生病,擔憂兒女不孝,晚年不幸。
無論是活在過去,還是擔憂未來的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在虛無的情緒中失去了當下。畢竟昨天已經是“存在過”的日子,而明天則是“可能存在”的日子,與其活在幻想或者破滅的幻想中,不如腳踏實地地活在當下,過好今天。
寺院裏有一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院裏的落葉。多年來,清掃落葉已經成為他每日必做的功課,無論春秋冬夏,他都要堅持完成。
雖是從小的習慣,小和尚也沒覺得掃落葉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尤其秋冬之際,每天風起,樹葉就隨風飛舞,剛剛掃幹淨的地方又要重來一遍。因此,小和尚每天都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小時候,小和尚很聽師父的話,讓他認真掃完他就掃到一片落葉都不剩,如今他長大了些,心眼也多了些,於是他一直想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一些。
忽然之間,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一天清早,他早早地就起床了,對著一棵樹猛烈地搖晃,搖落了許多樹葉後,小和尚心想:“這一次真痛快,能把今天和明天的落葉都掃幹淨了。”這樣想著,小和尚一整天都在偷偷開心。
第二天,他來到院子裏一看,一下子就傻眼了,院子裏還是堆滿了落葉,和以往沒有任何差別。師父看見小和尚詫異的表情,走過來對他說:“傻孩子,世上的很多事情是無法提前的,就像這落葉,無論你怎麼用力搖晃,第二天依舊會有樹葉飄落。人唯有認真活在當下,才能活出最真實的人生。”小和尚點點頭,表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想想那些腳步匆匆的人是怎樣過人生的?少年時,將青春賭在了書本上,拚了命地想擠進一所一流的大學;如願上了大學後,又巴不得馬上畢業,趕緊找一份好工作;接下來,迫不及待地談戀愛、結婚、生小孩;隨著年紀的增長,天天盼著孩子快點長大,快點上大學,好重新回到自由身;孩子長大了,單位也退休了,卻連路都走不動了。再也沒有力氣享受生活,再也不可能彌補青春時的遺憾了。
所謂活在當下,就是不要花時間去思考恐懼的未來或甜蜜的過去。專注於眼前的事,將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眼下值得的事情上。有了今天一滴水,一粒米的積累,才能積累出若幹個美好的今天,迎接即將到來的明天。
一天清晨,一位來訪者請求一位大師指點迷津。大師將他請入房間裏,耐心地聽來訪者講他對過去犯錯的懊悔和對未來生活的疑慮。幾分鍾後,大師打斷了他的話,問他說:“你早上吃飯了嗎?”那人點點頭。大師又問:“那你吃完飯洗碗了嗎?”那人又點頭。大師接著問:“那你有沒有把碗晾幹呢?”那人不耐煩地說:“當然——現在,你可以解答我的疑惑了嗎?”大師說:“現在你已經有了答案。”說著,將他請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