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幾位女友也在抱怨,“這樣看來,他娶的根本不是用來疼愛的老婆,而是一個不用付薪水的管家婆。”尤其女權思想比較強烈的兩位女友,紛紛從人格、人權等方麵教導幼婷,亟亟地想要拉她逃離苦海,讓她重掌命運之舵。大家七嘴八舌地聲討了一番,幼婷一直平靜地聽著。末了,她說:“我覺得這些都挺正常的,反正我願意做,就多做點,也不是什麼大事;他工作忙,就少做點嘍。”
幼婷的話讓眾人一下子傻了眼。在別人眼裏非常不公、充滿義憤的事,在她看來竟然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後來,幼婷還講述了她和老公到外地遊玩的經曆,從言語中可以看出來,她是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幸福。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一旁為她憤憤不平的朋友,倒看起來是庸人自擾了。
總是有很多人抱怨家庭不幸、愛人不夠滿意、生活的瑣事快要讓自己窒息等等。反過來,好像沒有人想過生活的意義並不是為了達到完美無瑕,並不是為了找到一個100分的愛人,而是要在跌跌撞撞中體會每一刻的快樂。
每個人都知道,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因為女友不抱怨,不計較,所以才能心甘情願地為家庭付出,為愛付出;可是,那些不滿生活,不滿身邊親人和愛人的人,卻常常忽略了經營家庭、經營感情這個環節,固執地認為幸福就像一份定製的蛋糕,隻要將自己的要求講明,就一定會得到滿意的圖案。其實不然——有時候我們可以說,幸福來自比較,但絕對不是來自要求。
實際上,真正的幸福來自懂得知足,隻要內心滿足,即使物質條件惡劣,即使家庭生活瑣碎,即使遭遇不幸的打擊,都能因內心中強大的滿足支撐生活,在艱難中追求快樂,在瑕疵中找到美好。
婚姻也要詳略得當——幸福來自經營
從朋友那裏聽到一個哭笑不得的故事:娜娜和建民相戀多年,卻始終兩地生活。求學階段尚可接受,各自工作之後依舊無法在一起,這讓兩個人都覺得非常痛苦。經過了兩年多的努力,他們終於克服了空間的距離和現實的障礙,順利地在建民所在的城市安居,並且結成夫婦。
親朋好友都認定,經曆過如此艱難的選擇依然能堅定地守在一起的兩個人,從此一定會幸福地生活下去。可惜,僅僅三個月過去,他們就辦理了離婚手續,成為了兩個最熟悉的陌生人。離婚的理由很簡單,婆媳不和,家庭矛盾。
當初,兩個人之所以兩地分開這麼久,正是因為彼此都堅持自己的立場,誰也不想放棄前途大好的工作,放棄身邊的朋友關係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幾次爭吵之後,娜娜帶著對愛情的信仰,放棄了她的堅持,隻身一人來到了建民的家鄉。
誰知道,建民的母親將娜娜對愛情的珍惜當作是無力的妥協,結婚後的第一次見麵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擺出一大套的婆婆經來教育兒媳婦。婆婆不曾了解,娜娜是一個多麼獨立、自強的人物,怎麼可能忍受一頓老古板的說教,讓一個老人家對她的生活指指點點?結果兩人針尖對麥芒,鬧到不歡而散。
隨後的生活中,娜娜和婆婆不停地為了生活上的小事爭吵,原本個性軟弱的丈夫夾在中間就左右為難,娜娜一鬧,他更加不知所措了。娜娜一個人在外地,遠離寵愛她的父母和親人,自覺身世淒涼,另外無法與婆婆友好相處,讓她的婚後生活過得甚是鬱悶。堅持了三個月後,她果斷提出了離婚,一個人回到了婆家生活。
在任何東西都可以“速食”的社會,似乎感情和婚姻也變得速食,看多了的人也變得見怪不怪了。但是,想想那些二十六七歲就已經經曆過一次失敗婚姻的男女,未免在人生中過早地體驗到了生活的不幸。
俗話說,相愛容易相處難,離婚的理由總是可以找出來千萬種,幸福婚姻的秘訣卻隻有一個——悉心的經營。當愛情進入生活後,所有的事情都不再是兩個人的事,而變成了兩個家庭,以及家庭背後所有的社會關係之間的交彙。這個時候,熱心往往無法解決一切問題,而是需要運用技巧來慢慢經營。
經營婚姻,有時候就像掌握某種植物的培植技巧一般,如果對這種植物不了解,即使一個偌大繁茂的花園,最終也難免會枯萎凋謝。一個懂得經營婚姻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而在婚姻的經營策略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詳略得當。詳略得當,意即在乎那些具有關鍵意義的問題、矛盾,同時忽略掉無關緊要的小事,將生活中的事情分為輕重緩急,一一解決。否則的話,如同亂麻一般的生活瑣事、家庭小事一定會像海草一樣纏住你的脖子,讓你窒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