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非常寵信霍國公王毛仲,因此霍國公王毛仲一天比一天驕縱,眼睛裏誰也放不下,後來連玄宗也不得不讓他三分。

左領軍大將軍葛福順、左監門將軍唐地文、左武衛將軍李守德、右威衛將軍王景耀、高廣濟等人和王毛仲很親近,這些人常常倚仗王毛仲的權勢為非作歹,百姓深受其苦。有一次,他甚至對唐玄宗說:“我想弄個兵部尚書做做,您看怎麼樣啊?”唐玄宗沒有同意他的要求,王毛仲就常將這件事掛在嘴邊,向別人抱怨。這件事最後又傳回唐玄宗的耳朵裏,玄宗因此很不高興。

當時,唐玄宗還非常寵信宦官,他封宦官為三品將軍,還允許他們在府門前排列儀仗,真是威風凜凜。這些宦官出使到地方州縣去的時候,當地官員都竭力地巴結討好,送錢給他們,每次都不少於一千緡。就這樣,在京城的郊區,有三分之一的田地園林都落到了宦官們手中。

楊思勖雖然是一個宦官,但曾多次率兵出征,立下戰功;高力士常在宮中,侍奉玄宗左右,這兩個人是宦官中最受寵信的了,但是王毛仲從不把他們倆放在眼裏。至於那些品級低的宦官就更不用說了,稍不順意就隨意辱罵,從不留情麵。高力士等人都很嫉恨王毛仲,但懾於玄宗對王毛仲的寵信又敢怒而不敢言。

恰好,王毛仲的妻子生下一個男孩。孩子滿三日的時候,唐玄宗派遣高力士給王毛仲送去豐厚的酒菜和金銀布帛做賀禮,並授予這個繈褓中的男嬰五品的官階。

高力士辦完這個差使回皇宮複命,玄宗問他,“王毛仲收到朕的賞賜還高興吧?”高力士早就對王毛仲懷恨在心,好不容易抓住了這個構陷他的機會,於是趕緊添油加醋地回稟玄宗說:“皇上,您不知道,王毛仲抱著他的小孩直送到臣眼前給臣看,還說,‘你看,我的兒子如此聰明漂亮,難道當不起三品官嗎?皇上怎麼竟賜給一個五品!’”唐玄宗聽了高力士的話之後勃然大怒,說:“當年鏟除韋氏的時候,這個王毛仲就首鼠兩端,懷有二心,朕沒有治他的罪。現在膽子更大了,竟敢用剛出生的兒子來要挾我了!”高力士趁機說:“這些禁衛軍的奴才們,倚仗著皇上賜給他們的官職高,相互勾結起來幹了許多壞事兒。如果不早日鏟除他們,後患無窮啊!”

從此以後,宦官一派的勢力越來越大。在他們中間,又以高力士受玄宗寵信最深。玄宗對高力士非常信任,他說:“隻有高力士當值的時候,我才能安安心心地睡個好覺。”所以,高力士就經常停留在宮中伺候,很少有時間到宮外的府第居住。

全國各地呈上來的書表奏議,都要先呈送到高力士手中,然後由高力士上奏唐玄宗。在這些奏議中間,有一些比較小的事件,高力士根本不上奏皇帝,而是擅自按自己的意思處理。這樣一來,他的職位雖然隻是一個宦官,但勢力卻超越了所有的內外侍臣。許多位高權重的朝中大臣都要去籠絡他,連金吾大將軍程伯獻和少府監馮紹正這樣的重臣,都上趕著與高力士結拜為兄弟。

高力士的母親麥氏過世的時候,程伯獻等人為了表示親厚,也披頭散發充作孝子,和高力士一樣接受眾人的吊唁。他們捶胸頓足,哭天搶地,大放悲聲,顯得比自己的親生父母過世時還要悲痛。高力士娶瀛洲呂玄晤的女兒為妻,不久就提拔自己的嶽丈呂玄晤做到了少卿的位子,不僅如此,呂氏一門的子弟都跟著成為諸王傅,滿門富貴。呂氏過世的時候,朝野上下的人都爭先恐後地前去吊唁哭祭,人山人海。從高力士的府第大門一直到呂氏墓地,一路上車馬行人絡繹不絕。

雖然高力士權傾一時,在朝廷內外興風作浪,做了許多不法之事,但他從不像王毛仲一樣倨傲。他在唐玄宗身邊的時候一直表現得謹小慎微、謙恭守禮,唐玄宗被表象所蒙蔽,始終親近並且信任他。

【博聞館】

古代的貨幣

緡,本意為繩子,因為古代的貨幣一般用繩子穿連成串,一千個銅錢就是一緡,也叫一貫。古代的貨幣最常見的是銅錢,一般是圓形的,中間有方孔,從秦代至清末,一直是錢幣的主要樣式。在殷商時代,貝殼一度作為貨幣。在先秦時期,錢幣的樣子有很多,有像刀形的,有像今天的鏟子形的。宋代開始出現紙幣,但是直到民國時期,紙幣才代替金屬貨幣,成為最常用的流通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