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說話語速:一個人在會議發言中語速過快,那麼這種類型的人是很難相處的。這種人個性易怒但反應比較快。他們對一些沒有意義的事、無關緊要的事經常嘮叨不停,具有一意孤行的態勢,對於他人提出的方案或建議,比較喜歡挑剔,愛吹毛求疵,不給他人回旋的餘地,一般人很難接受這種人。
(3)與會者的表現
在會議中,從聽眾的表情的不同,比如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一個人對正在發言者的話題或方案感興趣與否。
A、看到聽眾那種似乎不屑一顧的眼神,發言者不要產生反感也不要生氣,而是應該感到高興,因為他們的表情恰恰證明了,他們對發言者的話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是在一邊恭聽一邊想附和的意思。
B、看到聽眾目不轉睛地盯著某個地方,如會議桌的一角或者地麵時,千萬不要高興得過早,也萬不可理解為他們正在專注地傾聽發言者所講的內容。他們這種表現正說明了他們的頭腦是處於靜止的,心理上是木訥的。一言以蔽之就是他們對發言者的話題根本沒有任何的興趣。這種表情程度稍嚴重一些,則有可能他們是憤憤不平,對發言者有強烈反感的情緒。
C、看到聽眾的眼神東張西望的樣子,那麼發言者的見解是壓過了他們,他們對此懷有自卑感,或者是想欺騙對方。有這種表情的人其實是心不在焉的。
從會議過程中聽眾表現的各種姿勢,會議主持人或演講者可以了解他們對話題是否感興趣。聽眾如表現出以下姿勢則說明他們的興趣索然:剛開始沒興趣時,半眯著眼睛。聽眾覺得會議與自己無關,開不開這個會都行,就會出現這種似聽非聽、似睡非睡的、漠不關心的態度;興趣進一步減弱後,用手支著頭,聽眾中有人用手支著頭,表示不想再聽下去了,聽會已經聽得厭倦,頭已抬不起來了,隻能用手去支撐著,否則,就要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最後,實在煩透了,恨不能立刻離開會場,用手指頭敲桌子或用腳在地上打拍子。這種姿勢常被演說家認為是聽眾無聊的姿勢。通常他們敲桌子和用腳打拍子的速度與這個人的不耐煩的程度密切相關,他們的速度越快,表示越不耐煩。
(4)聽話者的思考方式
聽眾如何思考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從他們的眼球轉動的過程中了解一點半點,從哪個方向轉動,向哪個方向轉動,都有不同的心理暗示:
A、眼珠向左上方轉:
在回憶過去的經曆時,人們通常會將眼睛向左上方望去。這種類型的人喜歡經常翻來覆去地回憶陳年舊事,對待這樣的人一定要有耐性。
B、眼珠向右上方轉動:
當人的大腦中浮想幻想中的事物時,他們的眼珠會向右上方轉。有這個思考特點的人他們很喜歡做白日夢。他們不僅會憑空想像、天馬行空,一般情況下,他們也會有很多的發明和新的實質性的建議。這種人的邏輯分析能力非常強。
C、眼珠向左下方轉:
這一類型的人,他們喜歡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具有非凡的想像力,思考力很強。給外人的印象是好吃懶做的類型,其實質不是這樣的,他們比任何人都會安排生活和工作的關係。他們會比較認真地聽取別人的講話,會把自己的見解坦然地表露在與會者的筆記中。因此千萬不要給他們任何壓迫感,否則他們將會被嚇怕,從此與之保持距離,再想取得他們的信任就很困難了。
D、眼珠向右下方轉:
這一類型的人思考力特強,心思細密,疑心重,做事太精,與這樣的人相處時要特別小心,千萬不要與他們有金錢上的糾紛,那樣會給自己惹來大煩惱。如果對方不是每次思考時都是轉向下方,隻是偶爾才這樣子,他是在說謊呢,他在此時所說的大概不太可靠,因此不要輕易地采納或聽取。
7、小人得罪不得
生活中的小人,千萬不可小視,他們通常人“小”能量大,與小人相處辦事如果處理不好,常常會吃虧。“小人”從外表上並不能很容易地區分出來,他們可能長得很帥,很漂亮,很有真才實學,甚至第一印象很討人喜歡。隻有通過仔細分析他們的行為,才可以分辨出其人品。大體上說,所謂的“小人”就是那種做人做事不守正道,以不正常的手段來謀取最終目的的人。凡是不講義、不講情、不講法、不講道德的人都帶有小人的特征。從以下的言行中可以辨別小人的真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