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精神創傷中,情感上所受的傷害是最讓人們難以忍受的,有些人在受到情感的傷害時,甚至會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而發達的醫療雖然可以治療人身體的很多疾病,卻不能讓一個受到感情傷害的人,重新獲得很強的生存意識。那麼催眠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精神創傷,讓我們重獲新生嗎?
我們以失戀為例來分析這個問題:很多失戀的人經常會撥通催眠師的電話,向催眠師詢問:我失戀了,好痛苦!催眠可不可以讓我忘記這些痛苦?可不可以連這段感情都忘記得幹幹淨淨?
我們都知道,在深度催眠狀態下,催眠師可以下指令讓被催眠者產生失憶的現象,而且,這是一種可以逆轉的機製,失去的記憶並不是都被抹掉了,隻是放到潛意識更深的地方,暫時不去提取而已,如果以後有需要還是可以再下指令把失去的記憶喚回來。
但是,在對待失戀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的都用催眠的方式解決。尤其是你再向有職業道德的催眠師尋求這樣的幫助時,他會根據你的情況作出完全不同的選擇。
如果你遭受的痛苦在你能承受的範圍內,有職業道德的催眠師是不會建議你去進行催眠治療的。因為,正如著名的催眠師廖閱鵬說的:失戀的痛苦不應該這樣處理,這樣就浪費了成長的機會。
廖閱鵬認為,對於一個失戀的人來說,他所感受到的痛苦不需要忘記,而需要超越。如果他隻是單純遺忘了,他就失去一次成長的機會。而且,遺忘是一種壓抑,日後隻會造成更大的問題。當你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後,這段戀情會成為他人生經驗寶貴的一部份。從更高的觀點來看,人生好的遭遇是好的,壞的遭遇也是好的,都是幫助你成長的養分。
當然這樣的情況隻針對那些在自己能承擔的範圍內的精神創傷。如果,受術者所遭遇到的痛苦太大,已經超越了目前他所能承受的範圍。催眠師就有必要對他進行一係列的催眠治療了。
在對這些人進行催眠治療時,我們也不能把他過去的全部記憶都抹去,以免催眠帶來的失憶會影響受術者以後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催眠師可以適度地暗示受術者,他的潛意識是非常有智慧的,他的潛意識知道怎麼樣對他最好。如果有些記憶適合遺忘的話,潛意識就會幫助他遺忘掉,適合留在記憶裏的,潛意識也會幫助他記住。
在催眠結束時,我們一定要記得對受到精神創傷的受術者進行這樣的暗示:“等你醒來時,你會覺得整個人變得很輕鬆,很舒服,你隻會記得你需要記得的記憶……”
第一次對精神創傷的治療並不意味著催眠治療的結束。因為對精神創傷的治療不同於其他的催眠治療。等過一段時間,等到催眠師覺得時機成熟時,催眠師會重新打開受術者封鎖的記憶,做進一步的處理,以免對受術者的精神留下後患。
需要大家注意的一點是,舞台催眠秀和催眠治療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在舞台催眠秀中,催眠師喜歡下指令要參與者忘掉姓名、數字等等來製造娛樂的效果。但在催眠的臨床催眠治療中,催眠師會極可能的少用或是不用這一類的技巧。因為,身為一個催眠師,治療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為人類造福才是催眠的最高宗旨,讓受術者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從過去的經驗學習到新的智慧,即使是悲傷、痛苦的經驗,隻要勇敢地探索,也能帶來喜悅、正麵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