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深信法則:相信是收獲的種子(2 / 2)

在總結自己成功的創業經曆時,楊致遠興奮地說:“隻要有好的Idea,就不要放棄,注以恒心和毅力,這樣就有可能成功,堅信新思想並為之努力就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對雅虎的發展有決定性影響的另一位重量級人物孫正義,也正是有著對“好的Idea”深信不疑,才創造了將雅虎從一個大學生網站資料手冊發展成為國際大型網絡公司的奇跡,並使它在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裏,牢牢占據著“第一門戶”的特殊位置。

孫正義對網絡的鍾情達到了“癡迷”的程度,他曾說“上網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孫正義堅持認為“互聯網是曆史上最重要的一個發明,比汽車、電話、電視的發明還要重要”;他認定網絡是未來經濟的主要增長點,它能夠帶來自己巨大的財富。

當有人向他介紹雅虎的一些情況後,對這家由5名學生創立起來的不起眼的小公司,孫正義馬上產生了興趣。與楊致遠等人的談話隻進行了半個小時,孫正義便決定先後以36億美元投資雅虎公司。正當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他瘋了的時候,1996年,雅虎公司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雅虎股價高舉高打,孫正義賣掉了手中一小部分股票,就換回了45億美元。

楊致遠和孫正義讓互聯網創造了奇跡。他們的成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看到了互聯網的巨大發展遠景和海量價值,而且把這種思想堅持下來並投之於實踐。正是這種對好的Idea的堅持,成就了楊致遠和孫正義的事業!

相信自己,堅信好的思想,僅僅有這些還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因為成功還需要超越自我。奧運會奪冠的運動員正是有效地運用了這副神奇的工具,達到了自我超越並超越對手的目標。

自歐文斯1936年創下10.03秒的百米賽紀錄後,醫學界的權威們斷言,人類的肌肉纖維所承載的運動極限不會超過每秒10米。然而,美國選手吉·海因斯並不這樣認為,他相信自己可以創造奇跡,挑戰每秒10米的理論。

1968年,在墨西哥奧運會的百米賽道上,美國選手吉·海因斯撞線後,指示燈立刻打出9.95秒的字樣,全場轟動,這是人類第一次在百米賽道上突破10秒大關。海因斯也攤開雙手自言自語說了一句話,這一情景通過電視向全世界轉播,可是由於當時他身邊沒有話筒,誰也不知道他到底說了句什麼。

十六年後,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一個記者采訪海因斯,問他到底說了什麼話?

海因斯想了想笑著說:“我說,上帝啊,那扇門原來虛掩著!”謎底揭開後,海因斯又繼續說:“自歐文斯1936年創下10.03秒的百米賽紀錄後,醫學界的權威們斷言,人類的肌肉纖維所承載的運動極限不會超過每秒10米。大家都相信這一說法,但我想即使無法突破10秒,我也應該跑出10.01秒的成績。於是,我每天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裏。當我在墨西哥奧運會上看到自己9.95秒的紀錄後,我驚呆了,原來10秒內跑完100米這扇門不是緊鎖著的,它是虛掩著。”

為什麼在吉·海因斯取得突破性進展之前無人做到,而後卻有那麼多人跟著做成功了呢?可以看出,信念創造了奇跡!在此之前,大多數人還不敢相信,不願相信,未能對自己完全地自信。真正能堅信自己能夠成就偉業的,還隻是少數人,即那些能夠登上金字塔頂端的成功人士。仔細研究成功者自信的由來,我們發現,信念並不需要任何理由和條件,信念是一種心態,一種選擇。成功的人,總是先有執著不變的信念,然後就有奇跡一步步向他們走去,而不成功的人,總是在看到了結果之後才去相信“信念”這樣的事實。而當困難和挑戰再次來臨時,也許他們還不會深信自己。

不相信就等於是放棄,等於不給自己成功的機會!那些軟弱無力、猶豫不決、凡事總是指望別人的人,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他們永遠也無法體會自信者身上散發出的那種光芒。

成功人士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並積極創造條件去成功。他們在麵臨困難的挑戰時不會找任何借口逃避,而是會在第一時間告訴自己:“我一定做得到,我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