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35個生活細節(5)(2 / 3)

寬容地對待你的敵人、仇家、對手,在非原則的問題上,以大局為重,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化幹戈為玉帛的喜悅,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的喜悅。要知你並非躑躅單行,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各自走著自己的生命之路,紛紛攘攘,難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難免要傷別人的心,如果冤冤相報,非但撫平不了心中的創傷,而且隻能將傷害者捆綁在無體止的爭吵戰車上。

三國時,諸葛亮初出茅廬,劉備稱之為“如魚得水”,而關、張兄弟卻未然。在曹兵突然來犯時,兄弟倆便“魚”呀“水”呀地對諸葛亮冷嘲熱諷,諸葛亮胸懷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們。結果新野一戰大獲全勝,使關、張兄弟佩服得五體投地。如果諸葛亮當初跟他們一般見識,爭論糾纏,勢必造成將帥不和,人心分離,哪能有新野一戰和以後更多的勝利呢?

寬容是一種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寬容是一種境界,它能使人躍上大方磊落的台階。隻有寬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創傷;隻有寬容,才能消除人為的緊張。

四、寬容,意味著你不會再患得患失

寬容,首先包括對自己的寬容。隻有對自己寬容的人,才有可能對別人也寬容。人的煩惱一半源於自己,即所謂畫地為牢,作繭自縛。電視劇《成長的煩惱》講的都是煩惱之事,但是他們對兒女、鄰居的寬容,最終都把煩惱化為了捧腹的笑聲。

芸芸眾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爭強好勝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樂趣。隻有承認自己某些方麵不行,才能揚長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吞滅心中的靈光。

寬容地對待自己,就是心平氣和地工作、生活。這種心境是充實自己的良好狀態。充實自己很重要,隻有有準備的人,才能在機遇到來之時不留下失之交臂的遺憾。知雄守雌,淡泊人生是耐住寂寞的良方。轟轟烈烈固然是進取的寫照,但成大器者,絕非熱衷於功名利祿之輩。

俗語有“宰相肚裏能撐船”之說。古人與人為善之美、修身立德的諄諄教誨卻警示於世人,一個人若肚量大、性格豁達方能縱橫馳騁;若糾纏於無謂雞蟲之爭,非但有失儒雅,反則終日鬱鬱寡歡,神魂不定。惟有對世事時時心平氣和、寬容大度,才能處處契機應緣、和諧圓滿。

唐朝諫議大夫魏征,常常犯顏苦諫,屢逆龍鱗,可唐太宗寬容為懷,把魏征看作是照見自己得失的“鏡子”,終於開創了史稱“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

如果一語齟齬,便遭打擊;一事唐突,便種下禍根;一個壞印象,便一輩子倒黴,這就說不上寬容,就會被百姓稱為“母雞胸懷。”真正的寬容,應該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長,對才能超過自己者,也不嫉妒,惟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熱心舉賢,甘做人梯,這種精神曆來為世人稱道。

寬容的過程也是“互補”的過程。別人有此過失,若能予以正視,並以適當的方法給予批評和幫助,便可避免大錯。自己有了過失,亦不必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同樣也應該寬容和接納自己,並努力從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重新揚起工作和生活的風帆。

四、寬容,意味著你有良好的心理外殼

寬容,對人對自己都可成為一種毋需投資便能獲得的“精神補品”。學會寬容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且對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獲得事業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子女、對配偶、對老人、對學生、對領導、對同事、對顧客、對病人,都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寬容,它往往折射出人處世的經驗,待人的藝術,良好的涵養。學會寬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麵的“營養”,需要自己時常把視線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結構和心理素質上。否則,一個缺乏現代文明陽光照射的貧兒,當被人們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當然,寬容決不是無原則的寬大無邊,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於社會基礎上的適度寬大,必須遵循法製和道德規範。對於絕大多數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寬恕和約束相結合的方法;而對那些蠻橫無理和屢教不改的人,則不應手軟。從這一意義上說,“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乃是應取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