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神奇的催眠現象 (1)(2 / 3)

催眠師能完全操縱一個人嗎?

催眠師不僅能在催眠狀態下控製受術者的行動、觀念,而且在催眠狀態醒來後也能支配他的行動,這就是“後催眠暗示”的作用。所謂“後催眠暗示”是指催眠師在催眠狀態中暗示被催眠者,要他在醒來之後的某個時間或看到某個訊號的時候就去做某一件事情。被催眠者醒來後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執行某種行動,即使這個行動非常荒誕。這樣的事例很多,這裏我們介紹兩種例證。

有一次在催眠訓練課程裏,催眠師邀請女學員小芳登場示範。

當她進入深度催眠狀態後,催眠師暗示她:“等一下當我拍手一聲,你就會睜開眼睛,並且看見坐在你前麵的人,是失散多年的好朋友。”這個示範是要用催眠來製造幻覺、呼喚記憶、活化情感,難度較高。

當催眠師拍手完畢,小芳睜開眼睛,向眼前的同學一瞧,眼眶立刻濕潤,鼻子轉紅,然後一個箭步跳過去擁抱這個“失散多年的好朋友”,邊啜泣,邊說:“這麼多年已經沒見到你了,真的好想你……”

催眠師在一旁問她:“她叫什麼名字,什麼時候的朋友?”

小芳抽咽地說:“她是林靈,是我高中時代最要好的同學……”

催眠師耐心等候她敘完離情,回到座位後,再度下指令說:“我們準備結束這次的催眠了,當我彈指頭一下,你就會睜開眼睛,結束催眠,然後,你會站起來,把大門打開,而你會忘記這是我要你打開的。”

小芳聽見催眠師彈指頭一聲,就張開眼睛,麵部表情輕鬆,催眠師問她感覺是不是很輕鬆,她說是的,然後催眠師故意不理會她,慢慢地環視同學一周。就在這一片寂靜的時刻,一股張力逐漸繃緊,大家在期待著……

小芳似乎在思索,又似乎在遲疑,過了幾秒鍾,終於站了起來,徑直往大門走去。這時大門敞開了,她露出一種輕鬆的神情,仿佛把心上一塊石頭給卸下了。

催眠師立刻問:“什麼原因使你把門打開呢?”

小芳毫不猶豫說:“等一下就要下課了,我先把門打開,這樣大家走的時候,就很順暢了。”同學們撲哧一笑,小芳也跟著笑起來,但有點不知所措。

“你的意識很清楚,對不對?”

“是啊。”

“你起身開門前,心裏在想什麼?”

“我覺得有一股衝動想去開門,可是又覺得很怪,想了好久,還是覺得去開門比較好。等老師問我為什麼開門時,一個念頭跑出來,我就那樣回答了。”

被催眠者忘記了,是催眠師要她開門的。可是,她必須解釋自己為什麼要開門,她絕對不會說:“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開門。”而是會找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我們再看另外一個例子:

催眠師暗示被試者醒來後,當他一聽到拍桌子的聲音,就會不可抑製地需要清喉;或當他聽到“開始”這個詞時,就會抓耳朵。於是,被試者醒來後,聽到拍桌子的聲音就會自動地咳嗽清喉;或聽到“開始”一詞後就抓耳朵,而且並不知道,這是催眠後暗示的結果。他們往往會辯解道,自己的嗓子不舒服了,所以要清喉;或有蚊子在耳朵飛,所以要抓耳朵。

這就是深度催眠狀態下的催眠後暗示的典型反應,被催眠者完美地接受暗示,並且做出被指示的行為。

與群仙同樂,催眠能否幫你實現?

使人產生幻覺的催眠現象是屢見不鮮的。通常,在催眠狀態中,催眠師可以通過暗示,使被催眠者把不存在的東西看成是存在的,即產生各種各樣的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