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憤怒是具有傳染性的。比如說,在公司任普通職員的爸爸被主管臭罵了一頓,憋著一肚子氣回家吃飯;飯桌上,爸爸就可能隨便找個理由,狠狠地批評媽媽精心準備的飯菜,以發泄心中的怨氣;感到莫名其妙的媽媽心中委屈,看到不回屋寫作業而盯著電視看卡通的兒子,一氣之下就打了孩子一巴掌;兒子覺得媽媽不講理,生氣地回到房間,憤怒的情緒無處發泄,他隻好對著門口的狗狗踹了兩腳……一個人怨氣衝天往往會帶來連鎖的反應,尤其是在集體的環境中。如果一份憤怒經過人與人之間的傳遞,招惹了所有的人,那不是得不償失了嗎?
按照心理學的分類,人們在生氣的時候有三種反應,分別是攻擊性的生氣反應,消極但是具有攻擊性的生氣反應和肯定、自信的反應。攻擊性的生氣反應將全部過錯歸於對方,並且通過傷害對方的方式來發泄情緒,如辱罵、肢體暴力等。
消極但具有攻擊性的反應表現為拒絕、抵抗的方式,比如沉默的冷戰、故意拖延、諷刺嘲笑對方等。當人們敢怒不敢言時,時常會采取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肯定而自信的生氣反應則相對理性許多,以不傷害對方的方式,通過心平氣和的溝通、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等方式解決問題。
當然,這種理性的、心平氣和的溝通根本不會發生在人生氣的那一刹那。如果有的話,隻能證明這樣的人是心理素質非常強、情商特別高的“奇葩”。一般人的生氣反應都是攻擊性的,即使放棄毆打真人的計劃,也會通過打沙包發泄情緒。
有人之所以這樣做,可能是相信了“生氣不要悶在心裏,要尋找發泄途徑”這樣的說法,所以,才會用各種方式將心中的怨氣發泄出去,所謂“一定要出這口惡氣”。最新的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在生氣之後毫無節製地發泄怒氣,可能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尤其是在引發憤怒的現場直接發泄,後續的人際壓力要比憤怒對心理的傷害更大。
怨氣發泄過後,無論是動口還是動手,都可能引發現實的問題,比如,擔心對方的報複,擔心被公司開除,擔心為此惹上官司……即使沒有任何實際利益的損失,因為更大程度傷害他人帶來的罪惡感也會令人非常難過。相比之下,從其他方麵尋求平息怒氣的方法顯得更明智些。
單就打沙包這種發泄方式,也是值得商榷的做法。畢竟,怒氣不是因為沙包而起,即使把沙包打爛,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暫時的發泄不過是將憤怒壓製到內心中,在未來的某一天,這種憤怒還會回來,並且連本帶利,比第一次要強烈得多。此外,長期使用暴力的方式發泄怒火,容易養成攻擊性的習慣,而且,持續不斷采用這種方式排解憤怒,對情商的提高毫無幫助。
憤怒的情緒讓內心的力量集中在仇恨這件事上,甚至處在無能無助的弱者地位,它壓抑了內心的力量,同時催生了行為上的侵略性。與其將內心困在憤怒的、充滿恨意的空間裏,不如將內心感受擴張到外在空間,讓憤怒發聲。
研究憤怒的心理學家認為,麵對憤怒的時候,與其想辦法發泄憤怒、消除憤怒或者逃避生氣引起的不悅情緒,不如轉化憤怒的力量,借助憤怒的情緒重新確定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確定自己的內在感受。
在憤怒時,首先問自己“我現在的感覺是怎樣的”、“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之後,分析憤怒的來源,然後確定該怎麼做,如何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許多人會說,“我生氣是因為對方說了謊”、“我生氣是因為上司的話侮辱了我的人格”……在眾多的理由中,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一條:我可以選擇不生氣。要知道,即使麵對相同的情況,並不是由對方的行為來左右你生氣與否——實際上,憤怒是一種選擇。
人人如熱鍋上的螞蟻——社會焦慮
你是否對生活中的種種事物感到煩惱?信用卡透支、季度工作考評、永遠參加不完的同學婚禮、永遠趕不上物價的工資水平……每個人都期待生活更好一點,日子過得更輕鬆一點,可是,現實世界卻總是不那麼隨心,求學就業、尋醫問藥、職位升遷,為什麼生活中總是出現難題?
麵對這種種問題,所有人都開始焦慮起來,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整天嘰嘰喳喳地爭吵,氣喘籲籲地奔跑,卻依舊逃不出生活的困境。中學生擔心考不上好的大學;大學生擔心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青年白領每天穿梭在擁擠的地鐵裏,為和工資不成比例的房價發愁;中年人奔波在事業和家庭之間,擔心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老年人擔心退休金化成泡影,身體罷工後又無處看病……放眼整個社會,沒有一個人不在焦慮,沒有一個人不是社會競爭中的弱勢群體。
當焦慮成為社會上一種普遍的心態,感覺生活環境充滿了危機,內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已經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成為了社會焦慮。無論是工人群體、農民,還是幹部、企業家,社會焦慮的範圍覆蓋了所有人。社會的大變革讓時代轟隆隆地向前走,卻讓更多人的心理處在焦慮不安、浮躁不定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