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自戀傾向(1)(1 / 2)

自戀這個詞原來是臨床術語,由奈克在1899年開始采用,指一種人對待自己的身體就像對待有性關係的對象的身體一樣。他可以通過注視、撫摸、玩弄自己的身體而體驗到一種性的快樂,直至達到完全的滿足。自戀發展到這種程度,就具有了倒錯的意義,它吸收了主體的全部性生活,因此當我們處理它的時候,可想而知會遇到在研究一切倒錯時看到的類似現象。

使那些從事精神分析觀察的人感到驚訝的是,自戀態度的孤立特點可以在許多有其他異常行為的人身上看到,例如薩德格所說的同性戀。總之自戀有一種性欲本能的素質,可以在更加廣泛的範圍內考慮它。它在人的正常的性發展過程中也占有一定地位……從這種意義上講,自戀並不是倒錯,而是利己主義自我保存本能的一種性欲衝動的補充,可以說是每一個生物都具有的手段。

當我們企圖使自己有關精神分裂症的知識符合性欲本能理論的基礎假說時,就會有一種壓力迫使我們承認自戀是原始的和正常的。妄想癡呆病人有兩個基本特征:誇大狂和失去對外界(人和事物)的興趣……一個患有歇斯底裏或者強迫性神經症的病人隻要發病就會摒棄與現實的聯係。但是分析表明,他並沒有切斷與人或事物的性聯係。他仍然在幻想中保持這種聯係,就是說,一方麵在記憶中找到想象的對象來代替實際的對象,或者把兩者揉合在一起;另一方麵,他不再采取行動使自己的目標與實際對象發生關係。隻有在這種條件下,我們采用性欲本能的內向性這個術語才是合理的,否則就應該用妄想癡呆這個詞。榮格則不加區別地運用它。患者實際上好像是從外部世界撤回性欲衝動,而沒有在幻想中以其他東西來代替它們。這種過程似乎有次級過程使性欲衝動重新指向一個對象,一部分努力是要恢複原來的對象。

新的問題產生了:在精神分裂症裏,性欲本能離開外部對象後的命運如何呢?這些情況下的誇張性質提供了一個線索。誇張無疑要消耗性欲衝動的對象。性欲本能離開外部世界指向自我,就會導致自戀狀態。誇大狂本身並不是新東西,相反,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這是對早已存在的情況的誇張與抱怨……

性欲本能理論的這一發展在我看來是合乎情理的,它得到了第三方麵的支持,即我們對原始民族及兒童心理活動所做的觀察和形成的概念。我們在原始民族發現的特征如果單獨出現的話都與誇大狂相似,即過高估計願望和心理過程的力量、認為“思想萬能”、相信語言的神奇力量,以及把處理外部世界的方法,即“魔術”般的技能看成是這些誇張前提的合乎邏輯的應用。

在根本沒有關於本能的任何理論能夠幫助我們辨清方向時,我們可以或隻能提出一種假說,然後根據它的邏輯結論否定或肯定它。關於在性本能與其他本能,即自我本能之間存在基本差別的假說,除了在分析移情神經症時極為有用外,還有一些地方也有利於這種假說。我承認,如果隻有前一種考慮,並沒有決定性的意義,因為完全有可能是相同的能量在心理中起作用,隻有借由對對象的發泄才能轉化為性欲衝動。但是,與這兩個概念差別對應的首先是饑餓與愛之間的區別,它是如此之大。其次,從生物學角度看也有利於這種觀點。個體實際上具有雙重的存在:他一方麵服從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麵又被拴在一條鏈上,完全違背自己的意誌,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意誌。個體把性欲看成目的之一,但是從另一種觀點看,他又依賴於細胞原生質,他為此付出能量,得到的報酬則是快樂。這是以非生命物來開動的生命之車,就好像遺產的繼承人,他暫時擁有一筆財產維持自己的生存。性本能與自我本能的區別隻不過反映了個體的雙重機能。第三,我們必須回顧一下心理學中所有暫時性的想法,總有一天會建立在有機結構的基礎上。有可能是特殊的物質和化學過程控製了性欲的作用,並使個體生命得以延續。當我們用心理的特殊能力代替特殊化學物質時,我們想到了這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