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的探索告訴我們,成年人的自我感覺不可能生來就是如此的,它一定有過一個發展過程。當然,這是不能用實例表明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卻可以在思維中將其組建起來。吃奶的嬰兒還沒有把自我與作為他的感覺來源的外部世界分開。在對各種刺激的反應中,他逐漸學會了區分。他一定會深深地認識到某些興奮的來源,在任何時候都是可以感覺到的,而另外一些來源有時是感覺不到的,隻是在他大哭著求援時才能得到,例如,最渴望得到媽媽的乳房。這樣,第一次出現了與自我相對的“對象”,它從存在於“外部”的事物的形式中出現,隻有采取特殊行動才能促使它出現。區分自我與綜合的感覺即關於“外部”或者外部世界的認識的更深的刺激是由痛苦和不快的感覺提供的。這種感覺是經常出現的、多樣的、不可避免的,隻有在快樂原則無所限製地發揮時,才能消除和避免這種感覺。這時出現一種趨勢,要從自我中區分出一切不快的根源,把它拋到外麵,以便建立一個與陌生的而且具有威脅性的“外部”相對抗的純粹的快樂的自我。這種單純的、快樂的、自我的界線還要受到經驗的更正。人們不想放棄某些東西,因為它們能帶來快樂,但這些東西卻不是自我而是對象;人們想極力避免的某些痛苦,實際上卻與自我不可分割,因為這些痛苦來源於內部。人們逐漸掌握了一種方法,即通過感覺活動的,有目的性及適宜的肌肉活動,可以區分什麼是內部的(什麼是屬於自我的),什麼是外部的(什麼是來自外界的)。這樣,人們就向在將來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的現實原則邁出了第一步。這種劃分當然具有現實意義,它使人們能夠抵禦所感受到的,或者可能降臨到頭上的不快感覺。為了抵擋來自內部的不快的興奮,自我所采取的辦法與它用來抵擋來自外部的不快的方法是一樣的,而且這就是許多疾病的出發點。
這樣,自我與外部世界分離了。或者更確切地說,最初自我包括一切,後來它從自身中分出一個外部世界。因此,我們現在的自我感覺隻是一個範圍更廣的、甚至包羅萬象的感覺——它相當於自我與它周圍世界的更為密切的聯結——的凝縮物。如果說在許多人的精神生活中,上述最初的自我感覺在某種程度上一直存在著,那麼它與範圍更狹窄、界線更分明的成熟的自我感覺是並存的,就仿佛是成熟的自我感覺的同胞姐妹。在這種情況下,與最初的自我感覺相對應的觀念,肯定是無邊無際的觀念和與宇宙牢不可分地聯係在一起的觀念,這與我的朋友所闡述的“海洋般浩瀚”的感覺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