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戰勝自我心理谘詢(5)(1 / 3)

□如何別讓感情蒙蔽理智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猜疑的根源產生於對事物的缺乏認識,所以多了解情況是解除疑心病的有效辦法。”要采取用事實說話的方法,逐步消除自己的猜疑心。當你疑心別人在諷刺你、輕視你的時候,不要馬上采取行動,先觀察一下,你的猜疑是否正確。設身處地地去為對方設想一下,看他的言行是否合乎情理。這樣一來,也許你會發現,事情常常和你猜想的不一樣。多疑的人常常是根據自己的一點印象就下結論,對多疑的事又常不做深入調查了解,盡管他們的看法與事實不符,又不合乎理智的判斷,仍還是感情用事地看問題。

唐高宗時,為了爭寵,王皇後、蕭淑妃、武昭儀三人之間互相誣告誹謗,高宗這時已經不相信王皇後和蕭淑妃的話了,隻偏聽武昭儀一人之詞。當時王皇後雖然失寵,但高宗還沒有廢掉她的想法。正好武昭儀生了個女兒,王皇後很喜歡這個女孩,便經常逗著她玩。有一次皇後走了以後,武昭儀偷偷進去掐死了自己的女兒,並用被子把她蓋上。高宗來了之後,武昭儀假裝歡笑,揭開被子讓高宗看女兒,高宗看到的當然是已經死了的女兒。武昭儀便立刻大聲驚叫痛哭起來,高宗急忙問武昭儀身邊的人是怎麼回事,她們都說:“皇後剛剛來過這裏。”

高宗大發脾氣,說:“一定是皇後殺死了我的女兒。”武昭儀趁機一邊痛哭、一邊數落著皇後的罪狀。王皇後無法解釋清楚這件事,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高宗於是產生了廢王皇後立武昭儀為後的想法,不久就找了個借口,把王皇後和蕭淑妃廢黜為平民。她們的母親和兄弟一並削除官爵,流放到嶺南,立武昭儀為皇後。

高宗之所以會對王皇後產生猜疑,而絲毫沒有疑心武昭儀,就是因為他並不了解武昭儀的為人,沒有認識到她的多計、毒辣、殘忍,他萬萬想不到一個女人為了爭權爭寵,竟會以自己女兒的生命為代價。

□如何保持冷靜客觀態度

產生了猜疑心,就同烏雲遮住了陽光一樣,妨礙自己去觀察事實真相。因而,對於周圍的人和事,必須善於觀察,善於調查研究,一定要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觀察、分析、思考問題。當然,要真正做到這點,還是比較困難的。這時,可以請自己信得過的人幫助參謀分析,消除一切荒唐可笑的想法。另外,遇事可多往好處想。通常,人在高興和感激的時候,不大會多疑。許多事情,別人本來無心,你往壞處想,卻會想出問題來。

漢獻帝時,董卓架空皇帝,自己握有重權,任命他的親友執掌兵權,就連他的侍妾剛生下的兒子也被封為侯爵。他性情殘暴,隨意殺人,部下將領稍有差錯,就會被當場處死。當時司徒王允等大臣密謀除掉董卓。王允說服了董卓的隨從侍衛呂布,讓呂布作為內應,和王允等大臣布置的勇士一起殺死了董卓。董卓被殺時,左中郎將、高陽侯蔡邕正在王允家做客,聽到這個消息感到很突然,不由得驚歎了一聲,王允因此懷疑蔡邕是董卓的心腹,於是非常生氣,斥責蔡邕說:“董卓是國家的大賊,幾乎使漢室滅亡,你是漢的大臣,應當和大家一樣普天同慶,而你卻懷念他的恩惠,為他而悲傷,這不是與他共同為逆嗎?”於是馬上把蔡邕逮捕了,交給了朝廷。蔡邕說:“我深明君臣大義,怎麼可能背叛國家而袒護董卓呢!我情願在臉上刺字,砍去腳,讓我繼續寫完《漢史》。”許多士大夫同情蔡邕,設法營救他,但都沒有成功。太尉馬日碑對王允說:“蔡邕是曠世奇才,對漢朝的史事典章非常精通,應當讓他寫完史書,這將是一代大典,況且他犯的又不是什麼大罪,殺了他,會讓天下士人失望的!”王允卻說:“從前漢武帝不殺司馬遷,結果使他得以完成謗書《史記》,並流傳後世。如今國運中衰,兵馬就在郊外,不能讓奸臣在幼主身邊撰寫文書,這既無益於皇帝的聖德,還會使我們這些人受到譏諷。”於是蔡邕就冤死在獄中。其實蔡邕隻是因為有才華,受到董卓敬重,舉薦為官,根本不是董卓的什麼心腹。王允不顧客觀事實,依照自己的猜疑想法,殺死了蔡邕,這一舉動使董卓的部下感到了深深的危機,因為蔡邕都可以被懷疑成董卓的心腹,而失去性命,更何況自己是董卓的部將呢?於是董卓部將反叛,血洗長安。

王允在蔡邕被殺不到兩個月之後,也和自己的妻子、兒女一起被殺,他的猜疑和獨斷專行對人、對己都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如何開誠布公信任別人

通常,人們對自己信得過的人,不大會產生猜疑;反之,越是自己不信任的人,越容易疑神疑鬼,總以為別人在同自己作對。因此,多疑的人應特別注意同別人直言相告,坦誠相處,有了彼此間的信任,猜疑的基礎就不存在了。如果對某人一旦產生了猜疑,則更應如此,可以主動與對方接觸,開誠布公地談一談,互相交心通氣。這樣不但可以消除誤會,驅散疑雲,還能更加增進彼此間的友誼。並且,關係融洽,互相信任,有利於團結一致,攜手前進,因多疑而引起的焦慮苦惱也就一掃而光。因此,建立自信,並與別人真誠相處是改變多疑心理的基本辦法。同時還需注意拋棄成見和自我暗示。一般多疑的人往往是在主觀上先假定別人對自己不滿,然後把生活中許多無關的事拉扯在一起,來證明這個成見。有一些還是無中生有地製造出來的,甚至把別人的善意曲解為惡意。真是“無端愁緒憑空來,全因猜疑生風雨”。因此,猜疑也是一種自我暗示的心理,它預先主觀地設定一個框框,然後按圖索驥,按框框取舍材料,進行自我論證。結果,疑心越來越重。因此消除猜疑還必須拋棄成見和這種自我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