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一點是深刻地反省失敗的原因,失敗才有可能成為成功之母。這個道理誰都懂,但大多數人在這一點上總是做得不夠。例如,有人一提到失敗,總是以“那次不過是因為……所以才……”的思維定勢,來解釋(其實是原諒)自己的失敗。結果使失敗隻成為自己失敗史上的一個個記錄,而沒有變成“成功之母”。
2.以為人人都能發財
有人認為發財難,有人認為人人都能發財。持前一種觀點的人,往往不太自信;持後一種觀點的人,往往過於自信。
其實這兩種觀點都不利於創業。而後一種觀點更危險———這種人大都有一些氣質,思想也比較開放,但他們往往把做事看得過於容易,從而忽視了一些基礎的東西。例如在“哥德巴赫猜想”問題很走紅的年代,中國科學院數學所每天都會接到很多來信,自稱已經解決了“哥德巴赫猜想”問題,其實這怎麼可能呢?這迫使中國科學院不得不在一些媒體上登出啟事,奉勸那些數學迷:“如果你連微積分都不曾學過,敬請不要研究這樣高深的課題。”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做任何事,熱情和自信都是必要的,但過分的熱情和盲目的自信,容易使人們忽視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技術性問題,更容易使人們對成功的期望值過高。所以,失敗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3.總以為優秀者必定成功
理論上應該是這樣的,但任何成功都需要一定外部條件的配合。如果忽視外部條件的配合和存在,隻能失敗。而優秀的人往往最容易忽視外部條件,因此,越是優秀的人才,越應該重視成功的外部條件,否則,在能力上很優秀的人,往往還不如那些在能力上一般而特別重視外部條件的人更容易把事情做成。
4.總以為“好酒不怕巷子深”
這句話在商品社會中的欺騙性非常大。事實上不論是好商品,還是好人才,都需要把“它”宣傳出去。否則那巷子肯定會成為“它”的墳墓。
美國萬寶路香煙的事例可以說明這個問題。“萬寶路”產生於1924年,當時是一種女士香煙。但女士們反映白色的香煙總是使女士粘在上麵的口紅非常醒目,很不雅觀。萬寶路公司於是改變策略,以粗獷的牛仔作為萬寶路香煙的廣告形象,用來吸引男士。萬寶路從此風靡世界,以致全世界的吸煙者每抽4支煙,其中就有1支萬寶路。後來,萬寶路公司搞了一項調查,為吸煙者們提供簡裝的同樣質量的萬寶路,吸煙者們卻反映感覺與盒裝的萬寶路大不相同。
其實吸煙者感覺出來的隻是在心理上所接受的萬寶路廣告的滋味,而不是香煙的滋味———這個例子可以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5.總以為廣告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又是另一個極端。其實在“市場”上占據不敗之地的“東西”,隻能是那些質量優秀的“東西”。對於不好的“商品”,廣告頂多能帶來一時的效益。如果你想要永久地占有“市場”,必須是好“東西”和廣告的結合。
6.總以為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
市場複雜而多變,付出虔誠的努力,卻得到失敗的結局,這並不罕見。如果輕信耕耘與收獲之間存在必然的聯係,一次失敗就可能挫傷創造的銳氣,在往後的日子裏,失敗就會不請自來。
7.總以為無商不奸,所以就“每商必奸”
傳統上輕視商業的中國,流傳著很多對商業和商人的不公正評語,長期以來,害人非淺。就比如“無商不奸”這一句話,它一方麵使人們對商人產生偏見,另一方麵挫傷很多人經商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對那些經商的人在心理和品格上產生誤導,將他們導向失敗。真正的商業,是人們性格和智慧的較量,而不是人們劣根性的角逐。不明白這一點的人去從商,最終必定會倒大黴的———它已經不是失敗,而是完蛋!
□如何不要為失敗尋找借口
一個人做事不可能一輩子一帆風順,就算沒有大失敗,也會有小失敗。而每個人麵對失敗的態度也都不一樣,有些人不把失敗當一回事,他們認為“勝敗乃兵家之常事”;也有人拚命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他的失敗是因為別人扯了後腿、家人不幫忙,或是身體不好、景氣不佳等。總之,他們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
在現實生活中,不把失敗當一回事的人實在不多,而這種人也不一定會成功,因為如果他不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盡管有過人的意誌也沒用。但不敢麵對失敗,老是為失敗尋找借口,也不能使自己獲得成功。
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借口的人一般都不承認自已的能力有問題,固然有很多失敗是來自於客觀因素,無法避免失敗,但大部分失敗卻都是因主觀原因造成的。
也許你認為失敗是因為部屬侵占公款,但那也是因為你用人不當,管理不善。
也許你認為失敗是因為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但那也是因為你對全球經濟走向疏於了解、研究、判斷,無法預測。
也許你認為失敗是因為投資過大,但那也是因為你的判斷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