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挑戰失敗心理谘詢(2)(1 / 3)

總而言之,你完全可以從自身的角度去研究失敗,如你的判斷能力、執行能力、管理能力等,因為事情是你做的,決策是你做的,失敗當然也就是你造成的。因此,你大可不必去找很多借口。即使找到了借口,那也不能挽回你的失敗。

有些失敗是來自於客觀因素,逃都逃不過,但你還是不要找這種借口的好,因為找借口會成為一種習慣,讓你錯過探討真正失敗原因的機會,這對你日後的成功是毫無幫助的。

麵對失敗是件痛苦的事,因為這就仿佛自己拿著刀割傷自己一樣,但不這樣做又要如何?人不是要追求成功嗎?因此碰到失敗,要找出原因來,就好比找出身上的病因一樣,以便對症醫治。

要找出失敗的原因並不很容易,因為人常會下意識地逃避,因此應雙管齊下,自己檢討,也請別人檢討。自己檢討是主觀的,有正確的,也有不正確的,別人檢討是客觀的,當然也有正確的和不正確的,二相對照比較,差不多就可找出失敗的真正原因了,這些原因一定和你的個性、智慧、能力有關。

你不必辯白,應該好好看待這些分析,誠實地加以麵對,並自我修正。如果能這麼做,那你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並且成功得比較快,如果一碰上失敗就找借口,那很可能你一輩子失敗的機會會多於成功的機會,因為你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病因”,當然也就要時常發病了!

老是為失敗找借口的人除了無助於自己的成長之外,也會造成別人對你能力的不信任,這一點也是必須注意的。

失敗並不可怕,怕的是身臨失敗之境卻毫無意識,甚至自以為勝,這才是一種人生的悲哀!

□為什麼失敗的經驗越豐富而成功的幾率越大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盡管做起來很難):失敗的經驗越豐富,成功的幾率越大。

20世紀初,在美國桑地亞那州有位男子,找尋一座位於茲默斯頓小鎮附近的豐富銀礦礦脈。他努力找尋了幾年。有一次,他在一座小山的側向掘出了大約200米的坑道。但是,這座掘出坑道的銀礦卻早已被挖掘一空了,不得已他隻好放棄了計劃,過了不久,這名男子去世了。

再經過了10年,某礦山公司買下茲默斯頓地區的幾處礦區。這家礦山公司重新挖掘了當年被放棄的礦脈,就在距離廢棄的坑道1米左右的地點,發現了從來未有的豐富銀礦脈。相隔隻不過1米,卻相差了幾百萬的美金。

樵夫砍伐大樹,縱然砍擊的次數多達1000次,但使大樹倒下去的往往是最後一擊。

有力和無力之區別,勤勞和懶惰之區別,成功和失敗之區別,其間之差異猶如薄紙之隔。在公司內你可能是一位平凡的業務員,成績始終維持中等程度,和頂尖優秀的業務員相比,你的業績不及對方的一半。你也許因此認為,憑自己的能力是絕不可能拉近這兩倍的業績距離的。

但請你仔細想一下,業績多你兩倍的業務員,比起你8小時工作時間,他工作了24小時嗎?那是不可能的。在顧客訪問中你一天10次,他也不過多了你一次而已。而你用了10個小時的心思於工作上的同時,他也隻不過多用了1個小時。

諸如此類,隻要再稍加努力便可得到非凡的成果。但是多數人,卻在自我滿足後便停滯不前了。其實隻要再稍加努力,再前進一步,你便可由庸俗的世界升到超脫的世界,你的身價便會加速地飛升。

拿破侖在擔任革命軍小隊長時,就開始嶄露頭角,而後漸漸掌握法國軍事、政治實權,並發揮靈活的外交手腕,對於確保法國獨立極有貢獻,是法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最後,他從英雄又晉級為皇帝,便使法國成為歐洲的支配者。

表麵上看,拿破侖是戰績輝煌的天之驕子,事實上,他是經曆無數失敗挫折之後,以堅強的意誌力和無比的勇氣,才摘到令人羨慕的成功果實。

但是,在征服全歐洲以後,拿破侖說了一句有名的話:

“莊嚴與滑稽之間隻有一步之隔。”這意味著:“自己吃了大敗仗,狼狽地逃走是十分滑稽的舉動,但是不久之後,必然會莊嚴地扳回麵子。”

無論如何,失敗與成功隻是一線之隔,愛迪生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因此一個人隻要有向上的決心,必定能在失敗中尋獲成功的鑰匙;如果就此灰心失意,便永遠嚐不到成功的美果。

愛迪生說:“在我的一生中,以發明電燈的過程最為艱辛困苦。我不但用很長的時期思考,並試驗世界上所有的物質,研究它們能不能發光。”所以,有些愛開玩笑的朋友就說:“他老是做那些必然失敗的事,才會遍嚐失敗的滋味。”

丘吉爾進入政治界20年後,再參加競選時卻落選,原因是他在競選前夕竟罹患盲腸炎,疾病在身無法對競選事務充分作準備。丘吉爾在選舉失敗後半開玩笑地說:“我把議會席位、政黨成就和公家飯碗都輸掉,連盲腸也一並丟了。”

丘吉爾利用沒有公務纏身的機會,開始寫作和思索,寫下許多名著,並且積極為下一次再登上政治舞台而熱身。

人們就是要不怕困難與失敗,才能成功,因為失敗的經驗越豐富,成功的幾率越大。尤其是年輕人,應該把握黃金歲月,懷抱強烈的目標意識,果敢地前進,才能使生命之樹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