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小東想去找同學玩,媽媽不同意,“幾個臭小子,在一起除了瞎說八道、打鬧惹禍,別的能幹什麼?還不如在家看看書頂事兒。”
同學打電話約小娟參加一個聚會,小娟想也沒想就推辭了。她從心裏瞧不起同齡人,認為他們沒有思想,和他們交流益處不大。
同齡人交往真的像他們想的那樣嗎?其實,他們的想法過於片麵。在日常生活中,中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同齡人,因此,他們中的許多人特別在意同齡人之間的交往和友誼。這種交往和友誼能豐富、健全個性,美化生活,充實心靈,給自己帶來溫暖、信心和力量,並為將來在社交中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而奠定一定的基礎。
具體說,同齡人交往具有以下意義:
1.促進學習上的進步
學生以學為本,學習活動成了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因此絕大多數學生的交往、友誼是在共同學習中產生並發展的,正如《學記》所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小明和大亮小學時就是同學,沒想到到了中學又分到了一個班。原本就有好感的他倆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他們在一起學習,寫作業,交流學習經驗,共同探討學習方法,閑暇時則談論各自的理想和追求,彼此相互啟迪、相互促進。中考時他們以優異的成績被同一所省重點高中錄取。
2.促進情緒、情感的穩定發展
由於青春期的到來,性意識的萌發,青少年大腦皮層往往處於興奮狀態且不易控製,因而中學生的情緒不穩定。情感體驗豐富、深刻,容易動感情,也容易被激怒,有時會出現莫名的焦慮、不安、緊張、煩惱、孤獨等消極情緒。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則會帶來穩定感、安全感和歸屬感。“友情因加倍了我們的歡樂,分擔了我們的愁苦,而增加了我們的快樂,減少了我們的痛苦。”“朋友是支持和安全的來源,是知己,是‘治療者’。”在真誠的友誼麵前,所有的痛苦與煩惱都會煙消雲散,從而促進情緒、情感的穩定發展。
3.促進良好意誌品質的形成
晉人羊祜曾經說過,“天下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確實,生活就是這樣,既有“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美好,又有“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的莫測。因此,一帆風順的事幾乎是沒有的。學習生活中,困難、不幸、打擊、委屈、坎坷、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當你痛苦、失意,對生活失去信心、失去勇氣的時候,也許朋友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聲真誠的問候,一程默默的攙扶,甚至於思念、牽掛,都會化作無窮無盡的力量,使你頓生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以積極的心態迎難而上,從而鍛煉自己的意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