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學會傾聽(1 / 1)

傾聽有兩層含義,一是聽別人的表麵語言;二是深深地聽,聽出對方深藏在表麵語言下心靈深處的呼喚。傾聽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融洽人際關係的重要前提條件。首先,認真傾聽別人談話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學校心理教師為什麼受學生歡迎?心理谘詢為什麼學生排隊等候?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心理教師比一般的人更善於傾聽,使傾訴者感到自己被理解、認同,從而得到安慰和滿足,壓抑的情感慢慢得到解脫。

其次,傾聽本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於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

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很多人不會傾聽,除了技巧問題,也和注意力不穩定、沒有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有關。

1.影響傾聽的因素

(1)對對方的談話沒有興趣 或對方談話過程單調、枯燥,形不成新鮮刺激,故而分散注意。

(2)當對方講話時,自以為自己都知道 結果不再注意聽,導致人們常說的“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許多學生上課聽講時極易犯這個錯誤,想當然地認為自己都懂了,結果老師講點兒什麼,自己都不知道。

(3)先入為主的固定看法影響傾聽的效果 這種現象在學校較為常見。老師一說讓某同學到辦公室去一趟,該同學往往認為老師又要批評自己,固有的固定看法,使學生往往忽略老師講訴的內容。

(4)情緒化使人充耳不聞 當我們聽到自認為不正確的或是自己不喜歡的、對自己不利的言論時,往往導致情緒的變化。而變化了的情緒會阻止你繼續聽下去,甚至將你的注意力遷移到如何進行反擊的思緒上去。

(5)一心二用和三心二意 有人一邊聽人講話,一邊翻報紙、看電視,或者聽音樂、寫作業,結果影響了傾聽的效果。

(6)“視而不聞”有的人聽人講話時,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對方的外表、衣飾上,“呀,她長得可真漂亮!”“他的這雙鞋子真棒,不知在哪兒買的。”結果別人講些什麼自己一概不知。

(7)思維問題 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人的思維速度比大部分人的說話速度要快3~9倍。當聽別人說話的時候,我們的思維活動始終處在等待狀態,而思維不願意總是被動等待。一旦弄清對方的意圖,思想就容易開小差。

2.培養良好的傾聽能力

(1)要耐心傾聽 聽人談話時,應精神集中,表情專注,不東張西望,戒心不在焉,也不要哈欠連天,翻書翻報,更不要邊聽別人講話邊修指甲、挖耳朵……這樣不僅不禮貌,無形中也告訴對方你不想聽了。不要急著插話,也不要隨便打斷別人,即便你認為再說下去沒有任何價值和必要。可以想法轉移話題或委婉暗示對方結束。

(2)要虛心傾聽 有的人在沒有和對方交談之前就對此人抱有成見,比如說“這人特別虛偽”、“這人武嗦特招人煩”。一旦有了先入為主的成見,再聽進去對方的話就顯得有些為難。因此,首先要消除對別人的成見,虛心聽取別人的看法。“三人行,必有我師”,也許你就能“聽”出一方美妙的天地。

(3)要會心傾聽 聽人談話時,不隻是被動地接受,還應該主動地反饋,也就是需要作出會心的呼應,理解的表示。比如,目光的交流、點頭、搖頭,相應的手勢,短暫的語言,“哦,是呀!”、“真是的!”、“不錯”、“太遺憾”、“真不容易”等等,適當的微笑都會鼓勵對方繼續講下去,從而產生話語投機、千言萬語澎湃而出的感覺。

認真傾聽吧,你就會聽到花開的聲音,陽光嬉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