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我對老師有意見(1 / 1)

“我們物理老師總是拖堂,不但天天拖,而且節節拖,急得下節課的英語老師直在外麵砸門!害得我們連個廁所都不能上,大家對他非常有意見。”

“我們數學老師是今年新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一點兒經驗,講課語無倫次,一點兒也不清楚。一上她的課,條件反射似地就想睡覺。可眼看就要中考了,我們特別著急。”

“我們班主任把我們當小孩兒,動不動就扣分,還罰錢、罰站。可我們都是高二的學生啦!”

“團員應該是學生中的優秀分子,是同學們的楷模和榜樣。可是,老師卻讓她朋友家的孩子第一批入團。如果他表現好,我們也不說什麼,舉賢不避親嘛。可是他要能入,是個人都行!”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對老師特別不滿意。其實,這非常好理解。隨著中學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開始對教師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不再唯命是從。尤其有些同學對老師產生意見後,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影響對這位教師所教課程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的成長。因此,處理好與老師的關係對學生自身的發展非常重要,如何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意見呢?

1.把握時機,分清場合

不論在學習中,還是在日常交往中,與人談話都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場合,給老師提意見更不例外。一次,校長招集部分學生和老師開一個信息反饋會。校長笑容可掬,“難得師生都在場,咱們暢所欲言,不要有顧慮。同學們對老師教課有什麼要求、意見,都可以提。”一位男生對化學老師說:“老師你回回拖堂,而且講話太武嗦。我們明明都懂了,你還自顧自地講個沒完。”盡管這位學生講的句句是實,但化學老師的臉色很是難看。原因在於學生沒有把握好場合,當著校長的麵,讓老師下不來台。而另一位同學的做法就值得借鑒,他私下找到老師,“老師,我們都明白您是為我們好,可是您一拖堂大家就著急,您講什麼根本就沒聽進去,等於您白費勁兒,收效並不好。而且別的任課老師也容易對您有意見。”老師愉快地接受了建議,上課效率高了,下課不拖堂了,同學們與她的關係也融洽了。

因此,一般情況下,老師在全神貫注地講課或講話時不要打斷。如果不是討論課堂上的問題,最好不要當時就提。比如發現老師講話有誤或有不當之處,應該等老師講課結束後再發問,如果課上沒有時間,下課以後可以私下找老師交換意見。如果是對老師講的內容不理解,或有些疑問,抓住時機提出問題,老師會樂意用更清楚的語言來解釋一番,直到使你明白為止。同時,從老師的心理上,也會覺得你聽課很專心,問題提得好有水平。

2.語氣平和,注意方式

在人際交往中,相互交談的內容固然重要,但交談的語氣直接影響談話的效果和相互間情感的溝通。學生向老師提意見,一定注意要用商量和交換意見的口氣。比如老師上課講錯了一道題,一位學生立刻生硬地大聲嚷嚷:“你講錯了,壓根不是那麼回事兒,應該……”不管老師的反應,自顧指手畫腳、滔滔不絕下去,臉上分明寫滿了“我比你強”的得意。這樣老師肯定不高興。如果用平和商量的語氣,“老師,你講的這個地方,會不會是這樣的,也許我說的也不一定對……”態度謙虛誠懇,充滿尊重,這樣老師就會愉快地接受。甚至有的老師一旦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會感謝同學善意的提醒。

3.坦誠相待,言有分寸

如果跟老師交換意見,就要毫無保留地將問題提出,不要話到嘴邊留半句,似是而非,反而會引起老師的誤解。但也要掌握分寸,不要把意見說得太肯定,要客觀地表示自己的態度。具體講,可以這樣說,“老師,這個問題我認為怎麼樣”,而不是說“老師,我說得一點兒沒錯,就是你錯了!”交談不一定要取得一致意見,闡明自己的觀點即可。

4.口頭難言,以“信”表達

有些問題當麵不好說,加之有些同學不善於麵對麵提意見,有些問題比較複雜,當麵談容易頭緒亂,丟三落四說不清楚,或表達不全麵。這些情況下都可以用書麵形式反映自己的意見。

總之,提意見、批評都要講究藝術,如果你采用正確的方法,不僅不會傷害師生關係,而且能幫助老師改進工作,促進師生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