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誌淩臉色一變,“你打算去那兒?”
“怎麼了?”煉缺問道。
朱誌淩道,“你初入門那會在靈隱祖師麵前叩拜之時,是否聽陽長老宣讀了門規?”
“嗯。”
朱誌淩顏色肅靜,道,“這便是了,陽長老會告誡每一位初入門還不懂規矩的弟子,第一,戒思情,第二,戒淫樂,隻要觸犯這兩條便送往問心池依門規處罰。”
她接著道,“我初時並不知問心池是個什麼地方,也不在意。一次在內門做雜役之時曾聽一位內門師兄談及問心池,才知是個極可怖的去處。問心池處在靈隱山上的問心閣裏,聽聞乃是上古仙門留下的遺址,專作考問道心,後來被靈隱祖師遊曆時發現,便在此處開創門派,才有了上清門。問心池之水甚是詭異,內門許多人都是談及色變,聽聞若是道心堅定,毫無雜念之人,在問心池接受道心考問時並不會感覺池水異樣,隻如一般藥泉,無甚危害;若是心有雜塵,道心不穩之人走進池中,若考問不妥,便會被池水刁難,七十二般折磨輪番上陣,讓人痛不欲生,如同進入澧都地獄,不脫一層皮肉是出不來的。”
煉缺訝然道,“世上還有這般奇異之水,我還是第一回聽聞。”
朱誌淩道,“我勸你莫生出探測之心。那裏尋常人避之惟恐不及,門中主要用來懲戒犯下戒規的弟子。我曾聽那位師兄說過,觸犯戒規的弟子皆仙心蒙塵,動了情-色之心,一旦被推進池中便遭受各種磨難,萬分痛苦,有些心性不夠堅韌的待處罰完畢從池中撈出來時已經神識渙散,如同癡兒一般了。”
“據說門內偶爾也會有自視甚高天姿卓絕的前輩跳進池中自行接受道心考問,最後皆被問心池奚落一頓,受了許多苦楚才得脫身,白落個讓旁人笑話的處境。”
她歎了口氣,幽幽道,“試問,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食五穀而生,七情六欲避無可避,在這遑遑世間遊走一遭,哪一個不是沾泥帶垢,欲海填心?能甘願來到上清門持戒修行的無非是不想弄得泥汙滿身被欲望迷亂了心誌。可雖懷有一顆向道之心,想要做到心無雜塵十分清靜又何其難?真的接受得起問心池的考問?我看無人當得起這樣的自信。”
“你這樣說未免太過喪氣,既然還有些前輩甘願冒險在那兒考問道心,說明世間之人也不盡是你說的這般。隻是渺渺大道哪裏是那麼輕而易舉就讓人窺視的,不敢以身試道還談什麼成就金身正果,我倒是有些佩服那些前輩的氣量。”煉缺毫不猶豫的摘下那枚牌子,道,“我打算去那裏了,也好從旁學習學習,對我日後修行必定會有助益。”
朱誌淩見煉缺已做決定,隻能從旁鼓勵,“你既然下定決心去了,便好生觀摩著,總是有些益處。不過,在那看守的一位老祖乃是出竅期的能人,他性情頗有些古怪,十分不好相處,這也是為何幾乎沒有人願意去那的原因。我聽聞他早年天資過人也曾受門中重視,後來因為沒堪破□□,動了色-性,與門中一位女真人相愛,還生下一個孩子,觸犯了門規,執法堂十分氣憤。那位老祖的師父是門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老,因為心疼弟子,事發之後在掌門那處多次求情,希望能免去弟子問心池之罰,掌門礙不過長老情麵,遂拿出兩枚化情丹,要求那二人服下化情丹,忘卻前情,便不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