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壹貳壹 道種深種(2 / 2)

暗空中,一枚星辰陡然落下,在空中劃過一線流光,如同一束智慧之火擦亮了宇宙洪荒,寂靜中飄來老者聲音,“老道問你,你既要以心試道,心間存情,豈不是要與忘情大道相悖?”

煉缺細細思慮,良久之後,慎重答道,“紅塵俗世,最怕惡欲纏身,不得清靜,一切欲念皆由情而起,不離愛恨,是故,修道便是修身,悟情。隻是,弟子認為,忘情之境並不是絕情,無情,忘情隻是不為情牽,不為情困,心不困於外物,不累於物,是以,弟子認為,情順於萬物而無情,如此則情感於心如浮雲於太空,有而無害,是為忘情。”

“說得有些道理。”就見星芒一閃,炸現蒼穹,激起一道雷光,那雷光朝煉缺疾飛而來,老者轉而語調立變,冷肅道,“既是不累於物便可忘情,老道問你,如何做到?”

那雷光疾馳而來,直劈在煉缺背上,煉缺身處電火之中,焦黑的軀體又一次炸得皮開肉綻,他深知此時正身處考驗當中,還需自己渡劫,忍著劇烈的疼痛沉靜了心念,用心體悟,也不知過了幾時,腦中靈光乍現,朗聲道,“忘情乃心之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為不動心。須得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才能勝物而不傷。如此一來,情感不沾滯於胸中,吾人也不會執著,成就無我之境。若心中無我,以我合於宇宙,就能內外兩忘,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廓然大公,無感於外物,不困於心,做到以理從情,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順其自然之法,不正是無為而無不為,合於陰陽無極之大道麼?”

他話剛落音,那雷電如同得到心神感應一般,自靈光中收逝,煉缺驚覺心神舒泰,垂眸一看,麵色大驚,原來,曆經這一重雷劫,他那層焦黑發硬的皮膚竟出現許多細小裂痕,有剝落之意向。

老者含笑,徐徐道來,“天資靈秀,是個可造之才,老道欲再考校你一回。”

煉缺目光清爍,因這頓悟而豁然開朗,久存於心的情意化去了執念,反而更顯超脫純粹。

藍光又現,天際間又有一顆星辰落下,墜成一朵煙火盛放在煉缺頭頂,星辰中包含著的雷火籠絡在煉缺周身,蘊藏著至為深刻的道旨,老者的聲音從雷光中穿透而來,威嚴問道,“老道問你,如你所言,要成就忘情之道,還需用心如鏡,心中無我,若舍我而去,豈不要失了人之本真?常言道,道之基要在於抱元守一,與你追求之無我道心豈不相悖?”

那老者的聲音盤旋於雷火之中,來來回回,永不停歇一般叩門著煉缺的心門。煉缺盤坐在電光之上,放空了心神接受著雷電的劈鑿,自浩瀚宇宙之中追尋渺渺真理。

忘卻了現在何時。

忘卻了身在何處。

連意念的波動都變得微小寂靜。

這般任由時光流走,一晃半年已過,煉缺在那雷火的焚烤之下終是頓悟,侃侃道來,“大千世界,無始無終,遷流諸象,自刹那中才得永恒。常言道,道法三千門徑,擇其一往之,便能成大道。我欲求取道種,隻從無量中取一,這‘一’便是道之原旨,‘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譬如天地初始,混沌觸判,神得一以靈,所以有一氣化三清之說。‘一’,乃先天真一氣,無形無象,無色無臭,不在身內,亦不在身外,乃是天地萬物生成變化之根源,是修煉逆反原始大道的必經之路。再說‘元’,弟子私以為可解為‘原’,‘圓’二字,為本真之性,道經上常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事萬物經過遷流演化,繁衍成為天地,弟子如今卻以為‘一’乃‘元’之所生,‘元’為何,釋為性,性之初,如同‘圓’之本意,之具象,是為零,是為無,所以說,返本還原,修得本真,即是回歸心無一物之境,抱元守一實則抱零守一,所以才有無我道心虛懷若穀一說。”

他這一番論道才將說完,就見雷光驟然一變,星宇之中一顆璀璨明星星芒乍現,“嘭”的一聲劃過暗空,直落入煉缺眉心,與天一真神凝聚在一起,霎時間,星雲翻湧,一股磅礴浩大之力滾滾而來,彙入煉缺體內,帶著上古傳承的智慧直撲紫府之中,將那藏於其間的元神滋養的白璧無瑕,渾如天人。

煉缺心神俱寧,細細領悟這一番星芒中彙集的臻妙玄意,再回首,竟全然頓悟。

“孩子!”那老者慈祥笑道,“你這一番辯論以證天道,老道觀你眉間已植一顆道種,為今,你既已求取了自己的道種,老道還有一問想求解,你若能夠解出,便算圓滿。”

煉缺眉目光華大現,如同藏著兩顆智慧星芒,恭聲道,“請前輩示下。”

作者有話要說:這一章改改寫寫好久

昨晚上沒來得及發

上午補上來

不好意思

晚7點多還會發一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