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成年人來說,孩子可以說是最懂得享受幸福的專家了。而那些能夠保有童心的中老年人,更可稱得上是一種天才。因為,能保持年輕人的心態是相當難得而寶貴的。
因此,若要永遠葆有幸福,我們絕對不可讓自己的精神變得衰老、遲鈍或疲倦,我們不可以失去純真。有位老師曾問她的學生:“你幸福嗎?”“是的,我很幸福。”學生回答。“經常都是幸福的嗎?”老師再問道。“對,我經常都是幸福的。”“是什麼使你感覺幸福呢?”老師繼續問道。“是什麼我並不知道。但是,我真的很幸福。”“一定是有什麼事物才使得你幸福的吧!”老師繼續追問著。“是啊!我告訴你吧!我的玩伴們使我幸福,我喜歡他們;學校使我幸福,我喜歡上學;我喜歡我的老師。還有,我喜歡上教堂,也喜歡上主日學校和其中的老師們。我愛姐姐和弟弟。我也愛爸爸和媽媽,因為爸爸媽媽在我生病時關心我。爸爸媽媽是愛我的,而且對我很親切。”
老師認為在她的回答中,一切都已齊備了——和她玩耍的朋友(這是她的夥伴)、學校(這是她讀書的地方)、教會和她的主日學校(這是她做禮拜之處)、姐弟和爸媽(這是她以愛為中心的家庭生活圈)。這是具有極單純形態的幸福,而人們最高的生活幸福莫不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
老師又向一群少年提出過相同的問題,並且請他們把自認為“最幸福的是什麼?”一一寫下來。他們的回答也令人覺得感動。這是他們的回答:“有一隻雁子在飛;把頭探入水中,而水是清澈的;因船身前行而分撥開來的水流;跑得飛快的列車;吊起重物的起重機;小狗的眼睛……”
雖然這些答案很普通,但無疑卻存有某些美的精華。想要成為幸福的人,重要的秘訣便是:擁有清澈的心靈,能在平凡中窺見浪漫的眼神,葆有赤子之心以及單純的心情。
很多知足者都擁有一顆年輕的心,因此,他們更容易獲得幸福。拿破侖·希爾在其《滿足》一文中,對滿足與幸福有如下描述:
全世界最富裕的人住在“幸福穀”。他富有經久不衰的人生理想,富有他所不能失去的東西,這些東西能給他提供滿足、健康、寧靜的心情和內心的和諧。
下麵是他的財產清單,它們本身說明了他是怎樣獲得這些財產的:
“我獲得幸福的方法就是幫助別人獲得幸福。”
“我獲得健康的方法就是生活有節製,我僅僅吃維持我的身體健康所必需的食物。
“我不仇恨任何人,不嫉妒任何人,而是熱愛和尊敬全人類。
“我從事我所熱愛的勞動,我還把遊戲同勞動相結合,因此我很少感到疲勞。
“我每天祈禱,不是為了更多的財富,而是為了更多的智慧,用以認識、利用、享受我所已經擁有的大量財富。
“我不使用辱罵的語言。
“我不要求任何人的恩賜,隻要求我有權把我的幸事分享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和我良心的關係良好,因此它總是指導我正確處理一切事情。
“我所擁有的物質財富多於我的需要,因為我清除了貪婪之心。我隻需要在我有生之年能用於建設的那部分財富。我的財富來自分享了我的幸事而受益的那些人。”
心理學小貼士
想要成為幸福的人,重要的秘訣便是:擁有清澈的心靈,能在平凡中窺見浪漫的眼神,葆有赤子之心以及單純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