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領導心理(9)(1 / 2)

1891年,愛迪生電燈公司來了一個叫亨利·福特的年輕人。他一直在潛心研製“電動馬車”。1896年,他成功了,亨利成功製造了3輛汽車。然而公司卻在1899年倒閉了。1903年6月,亨利又重新創建了自己的福特汽車公司,他設計的“A型車”銷路很好,僅一年就賣出了一千多輛。再後來,亨利又設計了N型車、R型車,S型車,都備受廣大消費者喜愛。1908年,具有新型個性的T型車問世了,這種類型的車一共銷售出了1 545 878輛,推動了小轎車普及的速度。到了1925年,福特公司的工廠裏每天要生產9109輛車,平均每10秒鍾售出一輛,創造了世界汽車史上的奇跡。

亨利·福特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就,關鍵在於聘用了管理專家沃爾·弗蘭德斯,進行了生產方式改革。在他的協助之下,福特公司達到了一年生產1萬輛車的目標,福特公司也因此而發展壯大起來。與此同時,亨利在1913年還決定任用技術員C·W·艾夫利和威廉·克朗,將他們在發動機、主軸、磁電機組裝三條線上使用的“運動組裝法”應用到總裝配線上,取得了巨大成效。從此,開始了大批量的流水線生產作業。於是,亨利·福特立刻成為美國人心中的“民族英雄”。而福特堅持認為,之所以有這樣大的成功,全在於自己的成功用人,更在於企業內部人才的無私奉獻。

福特的成功秘訣就在於他能夠用好人才,讓下屬的才能真正發揮出來。要想將下屬的才能激發出來,就應該給下屬以合適的崗位,給下屬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金子”沒有被人發現,原因就是缺少這麼一雙發現“金子”的眼睛,而長期被埋沒,得不到發光的機會。

心理專家認為:“領導一旦發現了人才,自然是如獲至寶、欣喜若狂;自然會對人才有所倚重,格外賞識,這是人之常情。但領導在偏愛優秀人才的同時,也要把握好度,不要因為偏愛就過度地縱容他。否則,領導會不知不覺地充當他人的庇護傘,造成不必要的負麵影響。”

偏愛人才,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偏愛並不等於袒護。如果領導偏愛一個人才,大可以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他去做,在其出色完成任務之後給予適當的獎勵,這其實就是偏愛他的表現。但在其他方麵,領導者就應該一碗水端平。

除了不偏袒人才,領導在發現人才的過程中也不宜操之過急,因為人的才能不是能在短時間內或者通過一件事情就能表現出來的,領導者應該給人才多次的表現機會,隻有這樣才能辨別真正的人才,才能真正地用好人才。

溫馨提示

司馬光曾說:“凡人之才性,各有所能,或優於德而強於才,或長於此而短於彼。”用人如器,各取所長。領導應當“巧奪天工”地用人,根據不同類型的下屬,采取不同的用人之道,使他們避其短,顯其能,為組織發展增添人力資源。

領導之道

1.性格剛強卻粗心的下屬

不能細致入微地探求道理。他在論述大道理時,顯得廣博高遠,但在分辨細微的道理時卻粗略疏忽。這種人可以讓他做大事。

2.性格倔強的下屬

不能屈服退讓。在談論法規與職責時,他能約束自己並做到公正,但說到變通,他就顯得乖張頑固,與他人格格不入。這種人可以讓他訂立規章製度。

3.性格堅定又有韌勁兒的下屬

喜歡實事求是。他能把細微的道理揭示得明白透徹,但涉及大道理時,他的論述就過於直露單薄。這種人可讓他辦具體事。

4.能言善辯的下屬

善於辭令、反應敏銳。他在推究宏觀戰略方麵時,見解精妙而深刻,但一涉及具體問題,他就說不周全容易遺漏。這種人可以讓他做謀略之事。

5.隨波逐流的下屬

不善於深思,當他安排關係的親疏遠近時,能做到有寬廣的胸懷,但是要他歸納事情的要點時,他的觀點就疏於散漫,說不清楚問題的關鍵所在了。這種人可讓他做小部門主管。

6.見解淺薄的下屬

不能提出深刻的問題,當聽別人論辯時,由於思考的深度有限,他很容易滿足,但是要他去核實精微的道理,他卻優柔寡斷沒有把握。這種人不可大用。

7.寬宏大量的下屬

思維不是太敏捷,在談論精神道德時,他的知識廣博,談吐文雅,儀態悠閑,但要他去緊跟形勢,他就會因為行動遲緩而跟不上。這種人可用他去帶動下屬的行為舉止。

8.溫柔和順的下屬

缺乏強盛的氣勢,他去體會和研究道理就會非常順利通暢,但要他去分析疑難問題,他就拖泥帶水,一點也不幹淨利索。這種人隻可讓他按上級意圖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