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領導心理(10)(1 / 2)

幾杯酒過後,這個員工終於吐出了原委:“我畢業於東京大學,做著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出於對索尼的高度崇拜,我進入索尼公司。當時,我以為這是我一生中最正確的選擇。可是不久,我就發現,我不是在為索尼公司效勞,而是為課長賣力。直白地說,我這位課長什麼都不懂,不可理解的是,我的一切行動與建議都要經他同意。我自己的一些發明與新想法,他不但不支持,還說我自以為是、不自量力,有企圖。對我來說,這名課長代表著索尼。我十分失望,後悔來到這裏。難道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索尼?我居然放棄了一份待遇可觀的工作而來到這種地方!”

這些話令盛田昭夫非常震撼,他感覺,這樣的問題恐怕存在於公司內部的很多員工身上,管理者應該重視員工的想法,了解他們的感受,不能打擊他們的上進心,於是認為有必要對人事管理製度進行改革。

之後,索尼公司開始每周出版一期報刊,上麵刊登公司各部門的“聘人廣告”,有才能員工盡管去應聘,他們的領導無權阻止。此外,索尼奉行每隔兩年就讓員工調換一次工作的製度,尤其是對於那些求知欲強,積極進取的人才,不能讓他們被動地等待工作,而是主動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

內部招聘製度在索尼公司實行以後,很多有才能的員工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崗位,而且幫助人力資源部門發現了“流出”人才的上級所存在的各種問題。

索尼公司的內部跳槽製度就別具一格,有能力的員工大都能找到自己比較滿意的崗位,從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來。

心理專家認為,通常情況下,普通員工換個崗位並不容易,隻有在幹得非常出色,以致感動得上司認為有必要給他換個崗位時才能如願,而這樣的事是很難遇到的。當員工們對自己的願望不能實現而常常感到失望時,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便會受到明顯的抑製,這對用人單位和員工本身都是一大損失。

溫馨提示

當組織各層次人員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時,當每個成員都朝著“把自己最想幹的工作幹好,把本部門最想用的人才用好”的目標努力時,那麼一個團隊的人事管理效益也就發揮到了極致。

領導之道

1.事業留人

金錢不一定能留住人,但共同的事業理想則能較容易留住優秀的、事業心強的員工。企業要多創造一些讓員工在企業內當領導者的機會。

2.在崗位安排上要下工夫

每項工作都讓合適的員工來做;崗位人員的配置要尊重員工的個人愛好;合適的崗位是人才成長的開始;實行“幫帶製度”,讓員工盡快適應本職工作;在適當的時候實行輪崗製度。

3.提倡內部晉升

讓有才能的員工,盡其才,得所值;讓員工在不斷提升職位中發展自己、創造價值;建立企業內部晉升製度;實行公開的競爭機製;以事業上的發展前途來留住人才。

4.讓培訓成為一種獎勵

對員工愛崗敬業的教育要時時進行;對待優秀的員工可以實行獎勵培訓、出國學習等;培養與重用共重。

5.讓員工參與管理並有自己的職權

尊重員工的參與意識,鼓勵其參與企業的管理;不要幹涉員工的職權;讓員工有成就感。

(三)讓更多的人擁有安全感

在實際管理中很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管理者在偶爾發現某位員工表現優異之後,就馬上把一項比較重要的事情交給他,但後來卻發現這位員工做出來的效果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麼理想。於是就又輕率地判定這位員工沒有什麼潛力可挖,以後再也不會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他辦了。

在20世紀下半葉,本田公司可以說是汽車業的奇跡,它們的成功管理策略之一就是要不怕失敗,對於那些曾經失敗過的員工不會一棍子打死。

本田宗一郎在1963年總結自己的創業經驗時說:“如果說現在是成功的話,那麼,我的過去就是在不斷地遭受到失敗的。在失敗的基礎上,才會有今天的成功。”

他說:“人非神仙,終究難以預見一切,不得不摸索著前進,四處碰壁。一個人坐著或者躺著,當然不會跌到。然而要做事情,就要站起來,或者走路,或者跑步。這就有可能被石頭絆倒,或者是走錯了路。盡管碰得鼻青臉腫,但這與那些盤腿而坐或者躺在床上的人相比,至少是有前進目標的。”

本田對於失敗者有著與眾不同的理解。他的座右銘就是:“1%的成功是建立在99%的失敗的基礎上”。他鼓勵技術人員發揮不怕失敗的挑戰精神,而不希望他們成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無作為之人。為了培養技術人員敢於實踐,敢於創新的精神,本田公司甚至設有“表彰失敗”的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