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一族一般受過良好的教育,學曆比較高,所以他們麵臨的機會就比常人多,同時麵對的生活不定性也多,這就特別容易使他們把生活當做一個又一個火圈。
為了施展自己的本領,他們不得不從燃燒著機會的火圈中不停地鑽過去,每鑽過一個火圈,就有掌聲響起,如此鑽啊鑽的,就把自己套死了。這是一種典型的強迫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種,被心理專家稱為“職場綜合征”。
星期一,疲倦是否特別喜歡拜訪你?你是否精神恍惚甚至手足無措?你是否經常食欲不振,周身酸痛?你是否注意力總是不能夠集中,工作和學習效率非常低……據了解,星期一遲到者增多、看病者增多、疲勞者增多……“星期一綜合征”正在襲擊越來越多的職場中人。
今年27歲的章小白在銀行上班,他說,星期一是個讓人頭皮發麻的日子。他說:“每到星期一,我總是進入不了工作狀態,心情莫名其妙地煩躁不安,而且感到頭暈,胸悶,頭昏腦漲,注意力總也不能集中……想起行長要講話,想起主任要總結上一個星期的業務成績,還要布置本周的業務量等,我的頭皮都發麻。再加上手頭上還有上周留下來沒處理完的工作,還有幾個沒有搞定的客戶,要和他們進行沒完沒了的談判,我心裏就一陣陣地發怵。想想這個星期還有5個艱辛的工作日,我就有點打不起精神。在星期一我總覺得同樣是8小時的工作時間,卻好像無形中延長了許多,對千頭萬緒的工作越來越沒耐心,頭暈乎乎的,懶懶地好不容易拖到下班。趕快回家或找個地方好好放鬆一下吧,星期一對我來說,實在是太緊張了。我想,要是永遠沒有星期一,該多好啊!
“星期一綜合征”的原理,被認為是巴甫洛夫學說的“動力定型”。很多人從周一到周五總是全神貫注地工作和學習,把其他事情全都放在了一邊,形成了學習和工作相適應的“動力定型”。而到了周末,平時被置之度外的事情被提上議事日程,有的忙於紛繁蕪雜的家務,把樓上樓下裏裏外外來個大清掃;有的則趁雙休日玩個痛快,逛商店、遊公園、看錄像等;而有的則是走親訪友,家人團聚……這樣就把原來建立的“動力定型”破壞了。等到星期一,必須全身心重新投入於工作,這時就難免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現象,即所謂的星期一綜合征。據了解,星期一綜合征覆蓋麵廣,雖然傳播速度一般,危害等級卻達到四星。在現實中,有將近80%的人懷疑自己患有星期一綜合征。
溫馨提示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星期一通常是心理和身體的雙重“過渡期”,又是一周的“開始期”,所以更容易引起一陣陣難以擺脫的困倦,要通過積極調適使星期一綜合征離我們遠去。
調適良方
1.上班前一天不宜過度刺激或興奮
上班的前一天不要安排過於刺激或者高度興奮的活動,防止因變化突然難以適應而導致緊張不安。
2.雙休日最好能以休息為主
雙休日應多休息,可適當增加比平時多一些的娛樂,親友互訪或家人團聚、比平時多一些的家務等,舊的動力定型就不會被過大的破壞,下周重新建立或恢複就比較容易。
3.星期一早上最好能夠早點起床去單位
周一早點上班擠車的人不會很多,可以讓自己有一份平靜的心情,不至於因為擁擠而讓自己感到煩悶。
4.可以在周一工作之前想一想這個禮拜值得興奮的事情
比如自己做的一個項目已經進入尾聲;而且是月末,這個禮拜要發工資……想一想,多給自己一點心理暗示,就會讓星期一的心情愉快點。
5.可以嚐試運用自我放鬆活動來減輕“星期一綜合征”的症狀舒適地坐在沙發或椅子上,把休息的意念送到全身各部位。
放鬆腳尖,接下來逐漸向上放鬆腳腕、小腿、膝蓋、大腿;鬆弛到肩部後,再轉向兩手指尖;全身鬆弛下來後,轉入調整呼吸。把注意力集中於肚臍一帶,緩緩地將肚臍向背部貼近,隨之呼氣,然後緩慢而自然地向體內進氣,使肚臍向背部靠近,然後吐氣。
呼吸要盡量緩慢些,心中可以想:“真舒服!”或“我飄浮在天空,悠閑極了!”這時,星期一綜合征就會得到一定的緩解。
周末對於都市中繁忙的上班族來說,永遠是期盼的幸福日子。但現在都市中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在如何度周末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有些人一到周末就蒙頭大睡,而另外一些人則大吃大玩,一到工作時就無精打采。因為平常都在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突然停下來,麵對輕鬆的生活環境,一般會產生不適應的情況。到了周末,他們情緒低落,心情鬱悶,一下子變得無所適從,有時候甚至感覺比上班還要累。這種症狀被稱為周末綜合征。
近年來,周末綜合征越來越多地困擾著現代上班族,它一般發生在周末相對輕閑,而平時工作又比較緊張的年輕人身上,尤其單身一族表現更重。
單身貴族黎小姐是某公關公司的公關主管,因為平時工作非常緊張,經常應酬,精神總處在長期壓抑的狀態中,工作的時候每天都盼望著周末到來。一到周末,黎小姐就拒絕任何應酬,親戚朋友也一概不見。把手機關機,然後蒙著被子倒頭大睡,連著睡上兩天兩夜,睡得昏天黑地。一想到睡完就要上班,又要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黎小姐更鬱悶了,久而久之竟然患上了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