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位於我國新疆自治區若羌縣境東北部,這裏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要衝。這裏曾經居住有一個古老的民族——羅布人。羅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他們生活在塔裏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魚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這是一個單一食魚的民族,豐富的營養使許多人都長生不老。□□十歲都是好勞力,甚至還有一百歲的新郎。羅布人結婚的陪嫁,是一個小海子,這在世界上恐怕絕無僅有
。
20世紀80年代美國公布已幹凅的羅布泊衛星照片,世人驚訝的發現其形狀極其似人的耳朵。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經路過敦煌時,曾在《大唐西域記》中提到羅布泊時寫道“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全者。。。”。許多人渴死在距泉水不遠的地方的不可思議的事時有發生。羅布泊,曾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它位於新疆塔克拉瑪於沙漠的東部,西起塔裏木河下遊,東至河西走廊,南鄰阿爾金山,北到庫魯克山。羅布泊的自然條件極其惡劣,不僅沒有人煙,就連生物也難以生存。羅布泊也是個神奇的湖泊,我國古代史書上記載著,它曾是一個神話般的文明古國樓蘭的所在地,國外也有種種關於樓蘭王國奇妙的傳說。多少年來,人們對這個地區一直了解很少,一些中外學者雖然對羅布泊有很大興趣,但真正敢闖入該地區探險考察者,卻寥寥無幾。羅布泊古稱蒲昌湖,又名鹽澤。在曆史上,它曾接納從塔裏木盆地流來的眾河之水:西部主要有塔裏木河、孔雀河和車爾臣河;東部主要有甘肅的疏勒河。所以,蒙古語稱它為“羅布諾爾”,意思是“彙入多水之湖”。今日的羅布泊,湖底已幹涸,殘留的湖水也很淺,沼澤連片,人若誤陷其中,不能自拔。沿岸裸露的湖底,布滿鹽層,有的地方堅硬的鹽峭聳立,如石林一般。鹽峭都是正多邊形的結晶體,高達80厘米,直徑50厘米,上部周圍翹起,中間凹下,好似荷葉,地麵沙堿土下麵,埋藏著鹽的大塊結晶體,以及豐富的鉀鹽、石膏、鎂等礦物。羅布泊在曆史上曾是“絲綢之路”的必經地帶。那時,來往商旅、遊客穿過這個險惡地區,經常因饑渴而死,被人們稱為“死亡之地”。
這是剛建國不久的年頭,百廢待興。
清晨,朝陽在羅布泊上空懶懶的升起,六個人影在荒漠中艱難的朝著羅布泊深處行進著。
“徐少,這都走了一晚了怎麼還不到地方啊?快累死哩。”
“欸,你個臭小子,老子都沒喊累你喊什麼,快跟上。”被稱作徐少的罵罵咧咧的說道。
“好啦,大家都跟上,別掉隊了,要是掉隊了可要在這荒漠裏呆一輩子了,到了地方咱們再做休整。”
“還是彭老好,徐少就知道罵人。”說著呶了徐少一嘴。
“好你個何三鏢,看老子怎麼收拾你!”徐少舉起手中的煙杆就打,被彭老攔了下來。
“好啦,現在又不是地主年代了,人人平等嘛,動不動就打人可不好,徐霖你也該改改了。”
徐少見彭老有些動氣了,瞪了一眼何三鏢也就作罷了。
六人還在艱難的走著,也不知道走了多久,隻看到太陽已經西斜。這時走在最前麵的人似乎發現了什麼,讓隊伍停了下來。一個身材曼妙的人影朝彭老跑了過來。
“徐雯,怎麼了?”
“彭老,前麵發現了東西,估摸是到地方了。”
“徐小姐,到地方了?”何三鏢眼睛不離徐雯的問道。
“他娘的,何三鏢你小子看哪呢?你小子給我放老實點。”徐霖嗬斥道。
徐雯也不理他們兩,隻顧問道:“彭老,胡大哥讓我過來問您是先在這做休整還是進去再作打算?”
“哈哈,當然是先進去。”彭老難忍心裏的高興笑了起來。
此時,徐霖和何三鏢相互看了看滿臉的驚愕,要知道彭老可是一個極少喜形於色的人,但是他們也壓抑不住內心的興奮,拿出老式軍事望遠鏡朝遠處看去,確實迷迷糊糊的看到一些類似鼓樓的黑影,腳下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這一行六人進入那些類似鼓樓群時,天色已經黑了。
這行人琢磨著生起了火,這時那些類似鼓樓的黑影才盡收了眼底。這些類似鼓樓的黑影確實是一些殘存的鼓樓,很是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