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揮霍浪費會引發災難(2 / 3)

如今的社會裏,人人都想讓自己看起來光鮮亮麗,殊不知這要付出很多代價,辛酸不是常人能體會到的。大家普遍認為:我雖然沒多少錢,但不能被人小瞧了,所以我的穿著和生活得給別人一種錯覺,覺得我是一個富裕的人;哪怕知道我的財富不多,也要讓他們羨慕我的外表。隨著生活的日益改善,物質生活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虛榮心,他們期望在精神世界裏找到一些能作為炫耀的東西,最後大家不約而同地認為,受教育程度越高,別人就越會尊重你。於是人們紛紛行動起來,爭先恐後讓自己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世界爆發了一場長久、無形、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人類的美好品德紛紛敗下陣來,被人們所拋棄。為什麼明知結局是痛苦的,還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很明顯,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羨慕的眼光,依此顯示自己的能力,滿足自己的欲望。不過人的力量不能絕對控製事情的發展方向,上天是公平的,它給那些強撐麵子獲取名利的人當頭棒喝,讓他們傾家蕩產,承受煎熬,把他們所傷害的人的痛苦都加諸在他們身上。這真是一場人生悲劇。

查爾斯·納皮爾勳爵還在人世時寫過一本書,叫《軍規》。這是他從英國駐印度司令的職位上退任後寫的。他在書中對駐印度軍官的奢靡生活做出了非常直白和強烈的譴責。他說:“正是這些奢侈揮霍的生活把我們的軍官變成了浪蕩子。吃喝不花錢,還搶百姓的馬匹占為己用。看看,軍隊裏還有誠信可言嗎?這是一群徒有外表的流氓!”在英國,如果一個有戰績的人因為貧困潦倒而換不起債務的話,法庭可以判他成為軍官,增加他的收入,但是這種人根本不應該進入軍隊,他的本質是惡劣的。查爾斯·納皮爾勳爵說:“軍官不能隻會打仗,還應有良好的涵養。時常欠債會讓別人覺得你出爾反爾,不誠實。考慮到你總還不起債務,就不可以一直給你借錢。”能稱為紳士的人必定要具備誠實守信的品德。查爾斯·納皮爾勳爵認為能做出戰績的人不可能是那些年輕莽撞的小夥子,因此他選拔的軍官都是經過一定磨煉的人。即使這些軍官個個都很優秀,他仍然會要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來充沛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強。但是不能說年輕人就是不好的,在印度和英國的軍隊裏,年輕士兵們也有著不少良好的品德,他們驍勇善戰,機智靈敏,軍事素質過硬,唯一的缺憾是,麵對欲望和誘惑的時候,他們沒有足夠的意念去抵抗,很容易沉迷其中,並且他們血氣方剛,沒有足夠的忍耐力克製自己因為同伴的幾句嘲諷而產生的怒火。

財富源自積累

如果一個人勤勞節儉,那麼他就會攢下一些錢,這樣他的生活就會寬裕些。即使生活寬裕了也不能隨便花錢,養成節約的習慣很重要。當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可能覺得多花一便士不算什麼,可是每次都多花一便士的話,時間一長就會流失一大筆財產。

正是這些便士的積累,才給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帶來了幸福,帶來了溫暖。如果有人從不在乎這些小錢,並把它們花在喝酒或者其他雜事上,那麼他一輩子都不會幸福。相反,如果珍惜每一個便士,並把它們積聚起來。這些錢可以存在銀行,為自己買份保險也行,要麼捐助慈善事業,也可以交給妻子以補貼家用或者供孩子們上學。這些行為都是有回報的,並且回報很明顯。錢會越攢越多,妻子和孩子也會過得更加快樂。即使將來真的發生什麼急事,也不用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地去借錢。

一個人如果熱愛勞動,並且非常節儉,那麼他不但具有物質財富而且擁有精神財富。他會用自己的這些財富去幫助別人,讓別人也像自己一樣快樂。這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可以做到的,比如說在車間裏憑體力活掙錢的勞動者。曼徹斯特有一位叫做托馬斯·萊特的人,他的行為就證明了這一點。他本來就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可是他卻幫助了無數貧窮的囚犯。他們改邪歸正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托馬斯·萊特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了解到,釋放的囚犯們遇到了一些困難。那些囚犯們改邪歸正後獲得了自由,他們有能力養活自己,可是沒有人願意給他們提供機會。為了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萊特又開始忙碌起來。為了讓出獄的囚犯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從忙碌的工作中擠出時間去幫助他們,尤其是周末,他從來沒有休息過。因為他自己的工作花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他每天需要工作十二個小時,從早上六點鍾一直到晚上六點鍾。

為了三百多名罪犯,他一有時間就四處奔波。經過了十年的努力,他終於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事業。當他著手幫助囚犯們的時候,人們並不支持他,認為他的行為很愚蠢。因為在人們眼裏,囚犯們不會徹底改正錯誤,重新生活的。隻要有誘惑,他們又會走向犯罪的道路。

曾經有位牧師和其他的好心人也做過同樣的事情,可是到後來都失敗了。自從托馬斯·萊特憑借著自己的毅力和耐心完成這項事業後,人們把他稱為高尚的道德醫師。托馬斯·萊特做過的好事太多了,他以幫助別人為快樂。有些孩子性格懦弱,從來不敢大聲說話,在他的幫助下,孩子們逐漸恢複自信、開朗的性格。還有一些孩子,他們特別叛逆,不聽家長的話,沉迷於網絡,萊特也幫助他們找到了自己,成為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還有那些罪犯,在他們釋放出來後萊特給他們安排住的地方,幫他們找工作。他們成為辛勤忠實的勞動者,過著踏實、幸福的生活。

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僅需要時間,而且需要金錢和精力,還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滿信心。所以托馬斯·萊特這麼多年一直在堅持,確實很不容易。在他做的那麼多善事中,最偉大的一件就是他挽救了無數犯人,在他的幫助下犯人們才擺脫了貧困的生活。他做這些事情的經濟來源就是他的工資,實際上他的工資還達不到社會每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說他自己仍然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可是他卻用這些微薄的工資去幫助其他人,真是太偉大了。雖然貧困,他仍然把家裏安排得井井有條。

他非常節儉,從來不亂花錢,並且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很謹慎。所以他攢下了一筆錢,以便年紀大了用。托馬斯·萊特是一個精打細算的人。買衣服、房租、日常用品花銷、學費和幫助貧困的人,這些開支他都分配得非常合理,並且他會做好開銷的規劃,每次都會按照規劃來分配錢。對於一位收入微薄、地位卑微的普通工人來說,實在是太不簡單了。從托馬斯·萊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有這種力量的支持,他做了很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他用微薄的錢財創造出了偉大的奇跡。他的誠懇和善良感染了每一個人。

奢侈帶來的惡果

社會有著不可更改的發展規律,繁榮生活的背後是衰落的社會經濟,物價上漲、失業人數猛增、貧富差距變大。要知道,就算是至高無上的法老們,也不可能天天夢見肥美的牛肉。貝克先生說:“工人們普遍都沒有多少存款。那些失業半個月的人們已經沒有能力購買食物和日用品。”由此看出奢侈是一個危害生活和生命的劊子手,正因為這些挨餓的人以前沒有養成節約的習慣,導致現在落得如此窘迫的地步。所幸並沒有工人舉行暴動,他們經常在當鋪裏用自己的值錢物品換來金錢,但那些遠遠不夠生活,很多人不得不去政府和救助機構申請接濟金。

即使有些人沒有因為奢侈的習慣變得貧窮,但這隻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淪落為貧困潦倒的人,他們是社會的支柱,一旦他們出現了問題,整個社會也將發生變化。說到底還是貪婪害了他們,生來就貧困的人不一定永遠都是窮人,重要的是人要有一顆堅強的心,一種頑強拚搏的精神,這樣才能讓日子越過越好。

在南斯塔夫謝爾有不少從事挖礦和煉鐵的工人,他們都有很高的薪水。羅瑞斯先生說:“這些工人的生活習性已經不能稱為是奢侈,可以說他們是非常的莽撞和粗魯,不管是老人還是青年人,也不管是否結了婚,大家對金錢的態度都一樣,想怎麼用就怎麼用。他們在工作中也不是十分努力,還不時地給自己找理由來玩樂。就好像錢不能呆在他們身上,一定要花光,他們尤其喜歡舉行派對和聚會,派對的原因也是各種各樣,大病初愈也要慶祝,結婚就更要慶祝了。不過他們也會做出一些讓旁人不解的行為,比如會在困難時期進行禱告。但這改變不了他們奢侈的本性。一年又一年,大家發現自己仍然處於不穩定的貧窮和富裕之間。因為鋪張浪費的生活,他們在工作時意誌消沉,家裏也無人管理,孩子們已經輟學在外,而他們在沒錢的時候還要把值錢的東西拿去抵押,好換來錢繼續揮霍。漸漸地,他們的家庭敗落了,住房也因為疏於維修而越來越舊,房頂和牆壁上滿是破損的地方,門前的環境也肮髒無比,汙濁的空氣,短缺的水資源,這是多麼寒酸的一群人!都因為他們的懶惰和奢侈,原本應該富裕和幹淨的生活被他們弄得一團糟,我想,沒有誰或者是律法可以對他們進行約束,讓他們改過自新。”

為了讓窮苦人們能過得輕鬆、富足一點,政府已經頒布了不少的改革措施。一些本該是底層人們交納的稅款變成由中產階級和高產階級來負擔,至於家庭事務則可以讓個人根據自身需要進行投票決定,政府還降低了不少生活用品和糧食的稅費。不過我們不能以為這些措施就能完全改變窮人們的生活,改變的關鍵在他們自己身上,要是他們對改革心不在焉,再好的措施也幫不了他們。社會是因人而異的,好人會給社會帶來發展,壞人會讓社會越來越落後,暴力、貧窮。

富蘭克林在評價工人階級時說:“要是勞動者的負擔隻是那些稅收的話,我們還勉強能支付得了,但是負擔除了稅收還有其他很多東西,實在難以負擔,甚至會壓垮一些無力掙紮的家庭。這些東西包括我們曾經大肆浪費的時光,我們的驕傲自大,我們的愚不可及,它們比稅收更多更重,即使減少或者免去了我們該交納的稅費,這隻不過是冰山一角,我們肩上的負擔還有很多。”

有一個工人組織集體來拜訪約翰·盧塞爾勳爵,希望他能把工人們交納的稅款調低一些,勳爵回答他們說:“為什麼不從你們自身尋找原因呢?你們一味地把責任推卸給政府,卻從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我問問你們,知不知道你們在喝酒這方麵每年就要花掉5000萬英鎊?要是政府的稅款有這麼高,你們還不鬧翻天了呀,但是用作酒錢你們就樂意了,想想看那些沉重的壓力是誰給你們的?是你們自己。少喝點酒,少過奢侈的生活,生活就會比現在好很多,哪還用來求我。”

阿裏斯多克洛蒂政府的凶狠殘忍是人所共知,但也比不上人性的貪婪和無窮的欲望。所以把自己犯錯的緣由怪罪於別人,是非常錯誤的行為。男人似乎比女人更容易被邪惡誤導,自甘墮落步入無底深淵。失足的人們在迷亂中浪費了時間、金錢,變得一無所有。隻有在親身經曆過痛苦後,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對後人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如果你早早地就把錢財花光了,以後該靠什麼過日子呢?並且你對以後的生活也毫無打算,得過且過的態度會讓你吃盡苦頭。把明天的錢在今天花光,逞一時之享受,斷絕自己的後路,真是愚不可及!如此一來你的人生也不會有未來可言。

社會若照此情景發展下去,必定會陷入破敗之中,但還有解救的辦法。那些高薪水的勞動人們可以作為先頭兵來帶動後麵的人。政府的宣傳和學校的教育可以提供給他們很多這方麵的知識,他們能從中學會節約開支,用最少的錢過最輕鬆的生活。慢慢地就養成了勤儉的習慣,生活也越來越好,一言一行都會變得正派和嚴肅。不過這種轉變的過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就如丹尼遜先生所說“要經過兩代人的不懈努力”,其實時間應該比兩代人還要長,有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社會的發展是緩慢的,人性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在曆史進程中來看的話,它又是快速的,一個世紀在曆史中就如一天一樣短暫。完成一件事情之前都要經曆一番痛苦。基督教經受了4個世紀的壓迫之後,最終被人們所接受,國家在完成統一之前,也必須要發動無數次戰爭。在英國,社會體製一直不太明確,直到長達2個世紀的內戰結束後,它才得以確定。奴隸在得到人身自由之前,也是長時期被地主階級迫害。在以前的社會中,奴隸和農民可以隨意買賣,就像土地出售一樣簡單,再看看現在,他們無一例外都得到了自由,有了自己的生活,兩者對比後就能看到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對我們來說是有益的。既然社會都能有如此巨大的改變,那麼戒掉奢侈的生活,一定也會很容易。

節儉是積累財富的關鍵

隻要你用心經營生活,生活就能回報給你舒適和安穩。富裕的人們也是通過自身努力才得到了那些財富,並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就有成為資本家的條件,他們都是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才擁有讓人羨慕的家產,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現代人並不缺錢,之所以有很多人在哭訴自己的貧窮,是因為他們沒有妥善地規劃錢財和未來。不要以為掙錢有多麼辛苦,和規劃財產比起來,它簡直輕鬆很多。不能說你掙得多就可以成為富翁,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如何管理和計劃你的錢財。如果除去日常開銷後還能餘下一筆錢,這筆錢就是你的積蓄。隻要有了積蓄,雖然不多,同樣可以讓你對以後的生活充滿自信,不用懼怕可能出現的苦難,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對麵對眼前要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