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可以毀人,也可以譽人,但是要獲得、維持一個好的名聲很難,而敗壞一個人的名聲往往一句話就行了。話要到位,意要入心
戴高帽的做法常被人恥笑,主要是因為:一來做高帽子的確很不費力,可以日產萬頂;二是人人喜歡,趨之若鶩;三則是因為品位低下、令人生厭的偽劣“馬屁”隨處都是。
其實恭維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上等品被稱為“讚美”、“讚揚”、“讚許”、“稱頌”等;下等品則被貶為“討好”、“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獻媚邀寵”。
上等的恭維有幾個主要規範:
無論真假卻令人樂於信服;
不露痕跡,不動聲色,使人渾然不覺;
氣味芬芳宜人,遠離點頭哈腰;
富有新意,而非陳詞濫調;
尺寸恰當,分量適中,正中下懷。
恭維別人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阿諛、諂媚,都是技藝拙劣的高帽工廠加工的偽劣產品,因為它們不符合讚美和恭維的標準。高帽盡管好,可尺寸也得合乎規格才行。濫做高帽是不明智的。讚揚招致榮譽心,榮譽心產生滿足感,當人們發現你言過其實時,常常因此感到自己受到了愚弄。所以寧肯不去恭維,也不宜誇大無邊。
過分粗淺的溢美之詞同時會毀壞你的名聲。不論是用傳統交際的眼光看,還是用現代交際的眼光看,阿諛諂媚都是一種卑鄙的行為。正人君子鄙棄它,陰險小人也不便明火執仗應用它,即使被稱為“拍馬行家”的人,也會對這種行為嗤之以鼻。
在現實的交往中,大凡向別人敬獻諂媚之詞的人,總是抱著一定的投機心理,他們自信不足而自卑有餘,無法通過名正言順的方式博取對方的賞識,表現自己的能力,達到自己的目標,隻好采取一種不費力又有效益的途徑——諂媚。
如果一定要說些好聽的話,怎樣才能把話說到對方心坎裏呢?
內容要坦誠得體,必須說中對方的優點
人總是喜歡奉承的。即使明知對方講的是奉承話,心中還是免不了會沾沾自喜,這是人性的弱點。換句話說,一個人受到別人的誇讚,絕不會覺得厭惡,除非對方說得太離譜了。奉承別人首要的條件,是要有一份誠摯的心意及認真的態度。言辭會反映一個人的心理,因而輕率的說話態度,很容易被對方識破,從而產生不快的感覺。
讚美的話語一般來說都是善意的,即便溢美之詞也大多是好意,效果也通常是好的。一棵小歪脖樹,你誇它美麗,它絕不會盲目自大起來,而是會竭盡全力直起身子來。一個跛腳孩子,你說:“多漂亮的孩子啊!”這孩子聽了絕不會昏到認為越跛越漂亮。
態度要謙虛,並且順著對方的心思
像撫摸一隻小貓一樣順著別人的心思對待他,這是一種高明的讚美方法。順著毛捋小動物,它們都會發出滿足的叫聲,或者悠閑地搖著尾巴,甚至回過頭來舔你的手,但是如果戧著毛捋的話,至少它們會很不高興地跑開,甚至會咬傷你。
關於這一點,人與其他動物一樣都喜歡被“順著毛捋”。人的性格、脾氣、愛好等就是他們的“毛”,如果你能順從他們的這些個性特點,他們很容易接受你所說的話。
一位女士激動地跑來找一位心理醫生,告訴心理醫生,丈夫是多麼的不愛她,並且經常打罵她,她打算與丈夫離婚。心理醫生想,如果她真的想離婚為什麼要跑到這裏來呢?可以肯定,她還是想借機發泄一下心中的不滿。於是心理醫生決定用“順著毛”的方法開導她:“你丈夫這樣做,確實稱不上是一位好男人,不過事情都這樣了,我勸你還是想法解救這段婚姻,如果一定要離婚,你也應該讓他感受到其中的痛苦。”
女士非常關切地問:“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他感受痛苦呢?”
“盡量想辦法恭維他、討好他,像撫摸一隻小貓一樣順著他的心思對待他。當他覺得不能沒有你,並且以為你還深愛他的時候,你再斷然決定與他離婚,讓他痛苦不堪。”
女士覺得心理醫生言之有理,決定要試一試這個方法。幾個月後,女士又來到心理醫生麵前。醫生告訴她:“行了,你現在可以辦理離婚手續了。”
女士回答說:“什麼?離婚?我才不呢,現在我與丈夫比初戀還要幸福甜蜜呢!”
現實中的大多數人都喜歡聽好聽的,所以,不隻在處理家庭問題,在許多場合,如教育孩子、追求異性、化解糾紛等,都可以使這種方法,把該說的好聽話說到對方心坎上。隻有先順著他,最後才能征服他。
說實話也要講究技巧
與人交往,真誠是一種可貴的品質,但是,真誠不等於實話實說,有些真話說出來可能會傷人,這時,你可以不說,但不可以直說。如果一定要說出來,也要學會以一種巧妙的方式講出來,避免給對方造成某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