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寫作手記】杯具的戰鬥(2 / 3)

現在的我很慶幸自己當時一熱血堅持寫完了第二部,因為有了第二部的補充,才使得《響絕輪回》的精神內涵更加係統和完整。這也算是我個人對於不同寫作形式的一種嚐試吧,反正自己覺得還是挺有價值的。

★構思

對於“傳奇”這種題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我則理解為“不凡之人的不凡經曆”。於是,《響絕輪回》的主要創作目的,就是塑造潘希利亞這個傳奇人物,寫他的不凡經曆。大的框架分為兩部:一部“改變曆史”,一部“創造神話”。小的框架每一部各分三卷,相對來講比較獨立,如同階梯一樣,牽引著主題不斷上升。

《希臘長歌》的第一卷名為“愛琴海之波”,其實是暗喻了潘希利亞與德蘭西斯在一起時經曆的風波,是潘希利亞人生積累的過程。第二卷名為“克羅托的歌聲”,是因為克羅托所吟唱的那首歌正是對潘希利亞這一段人生經曆的最好概括——不停地顛沛流離,得到又失去,這是潘希利亞人生中成長的過程。第三卷名為“王者之路”,顧名思義,就是潘希利亞成為色雷斯之王的曆程了,這也是他人生中成熟的過程。

經曆了積累、成長、成熟,到了小說第二部時,潘希利亞已經擁有了一個完整的、穩定的人格。有了這個先決條件,《希臘長歌》中作為一個普通人類、肉體凡胎,備受命運的捉弄的潘希利亞,在成熟的同時又成為了神祇,脫離了肉體凡胎的束縛,便要開始反抗命運、主宰命運的旅途了,於是,第二部《逆風起舞》這個題目就誕生了。

《逆風起舞》的情節就簡單多了。第一卷“諸神的歎息”暗示了神話的命運,潘希利亞的人生因為一個預言而在此經曆轉折,風雲再起。第二卷“聖戰”,顧名思義,主要就是講天界一戰的全過程,其間,潘希利亞再次經曆了得到又失去的過程,抗住了命運帶來的挫折。第三卷“寄予後人”,主要就是講最後於宙斯的決戰了,當尤利納斯最後終於把真相說出來的時候,潘希利亞才終於明白自己已經戰勝、並創造了自己命運,經受住了無數考驗的他終於和德蘭西斯走向了圓滿。

我看有不少讀者剛看完《希臘長歌》的時候,都猜測第二部的結局也會是悲劇。其實,我自己覺得第一部的結局雖然是悲劇,卻已經被我整的挺高調的了;而且,經曆了那麼多的挫折和磨難,一個大團圓的結局實際上也已經呼之欲出了。

我一直覺得,並不是隻有悲劇才會震撼人心,也並不是隻有英雄人物死了才叫史詩。美好的結局照樣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隻要它存在的合乎情理。而我自己認為,《響絕輪回》以這樣的方式大結局,應該還是很合適的吧。

★困難

哎喲喂要說寫這兩篇文遇到的困難,那還真不是一點半點的啊啊啊!

塑造人物是第一大困難。倒不是說我不會塑造,隻不過該把主角塑造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比較合適,讓我有點拿捏不準。我討厭傑克蘇,所以一定要給主角按上點缺點,可是又害怕這些缺點會引起讀者的討厭,因此甚是糾結。

不過,當我發現自己的文幾乎沒大有人看之後,我釋然了,於是開始照著自己的想法放開了寫,也就有了現在這樣的一個個帶有“星輝愷撒式抽風”的人物——比如主角潘希利亞,神經質,自戀狂,報複心重,感性得一塌糊塗;又比如德蘭西斯,患得患失卻愛裝清高,在別人眼裏像神似的實際上是裝13總是自以為是辦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