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聞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塊揚名世界的墓碑。墓碑上刻著這樣的話: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象力從沒有受過限製,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隻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一件事非做不可,那就是憧憬未來。不樹立偉大的誌向,不給自己定製更高的目標,怎能鼓勵自己成長,怎能成就一番事業?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人因為失敗而傷心難過,也有一些人對夢想有著強烈的渴望,但是外界環境總是阻撓他們實現夢想的腳步。愛情不順利,工作不理想,生活太平淡,年輕的激情找不到釋放的出口,所以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

可是,我們是否想過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有雄心壯誌卻不能實現理想?為什麼努力學習成績總也上不去?為什麼工作中的人際關係難處理?為什麼愛情隻開花不結果?為什麼青春期的小孩不聽話?……關鍵就在於我們的心理,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

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常常直接影響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直接影響到他的某個具體行為。例如麵對挫折,有人奮起抗爭,有人訇然倒下,這就是挫折心理;麵對愛情,有人選擇忠誠,有人選擇占有,這就是愛情心理;與人交往時,有人處處碰壁,有人遊走在規則和自由之間,這就是人際交往心理。

“心理”是神奇的,它是一個人為維持自己生存適應不斷變化的複雜環境所做出的各種反應。學術上,人們把這種反應稱為心理學。心理學具有較強的共性,它的普遍性具體到每一個人。對於心理學的態度,人們有很多時候一直是欲語還休,猶抱琵琶半遮麵。人總有他不知道的東西,對於心理學,尤其對於自己的心理,很多人了解甚微。因此,這就需要一種理解心理學的最好方式。而寓言無疑是闡述心理學最好的載體,它把深刻的道理寓於生動有趣的故事之中,人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探秘到真實而全麵的個人心理。

通過生動的寓言故事來闡釋心理學,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和最有效的工具,通過寓言幫助你認識自己,或者以較輕鬆的方式看待心理學,進而獲得各種多角度的心理學觀點。

本書輯錄了精彩簡短的寓言,心理學中的方方麵麵在這裏變得淺顯生動,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讓你在閱讀之後無盡回味。另外,每則寓言都配以哲理的闡釋,可以幫助你領悟真實、實用的心理學,讓你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獲得全麵的生存智慧。

同時,本書是探秘心理學規則的讀本,是為人處世、行走社會的指南。在獨特闡釋心理學的同時,將可讀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知識性等融為一爐,讓我們在融會貫通之後獲得成功的捷徑!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借鑒和參考大量的文獻和作品,從中得到不少的啟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精華,在此,謹向各位同行與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