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扶著石壁蹣跚著走出山洞,臉上浮現出了一絲難得的笑容。五天來,他一直用心在說一句話,那就是:活著,就是幸福。
心靈茶坊
平淡的生活讓青年人倍感厭倦,為尋求刺激,他參加體驗極限的活動。在活動中,青年人開始懷念以前的日子,尤其是麵臨死亡的考驗,他的求生欲望極為強烈。當活動結束後,他在心理默默地說著:活著,就是幸福。
或許有的人就抱有這種心理:趁現在好好活著吧,活著就是幸福,什麼利、權、勢,轟轟烈烈了一世,最後還不是一個人孤零零地走路?
什麼是活著?心理學家們認為,生存本身並沒有意義,意義是我們自身賦予生存的。換句話書,活著的理由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你想讓生存具有何種意義,全在於你的選擇。快樂、愛、激情和幸福感都應該存在於你的內心,再從你的內心世界發射出來,通過你身邊的人和事反饋於你,讓你產生美好的感覺。正如文中的年輕人再次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是因為他對生活充滿熱愛,他想要活著。
即使生活中有諸多不利環境,我們也沒有能力去改變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對環境的態度和反應方式,從中去尋找積極因素,變不利為有利,從而讓生活充滿意義。
城裏老鼠和鄉下老鼠:過日子,需要心安理得
鄉下老鼠和城裏老鼠交上了朋友,彼此開始往來。一天,鄉下老鼠邀請城裏老鼠去他家赴宴,擺出地裏出產的無花果和葡萄之類的果實請他吃。城裏老鼠看鄉下老鼠家裏窮,就對他說:“你這裏過的簡直是螞蟻的生活,而我家的東西則豐富極了。我真希望你能到我家,那我們就可以大吃特吃那些珍饈美味了。”鄉下老鼠當麵答應了。
第二天,鄉下老鼠來到城裏老鼠家做客。鄉下老鼠見到屋裏什麼也沒有,心裏很納悶。這時城裏老鼠說:“走,我帶你到一個地方去,保你吃個夠。”說著,他把鄉下老鼠帶到一個地主的庫房裏,鄉下老鼠一看,裏麵的東西可真不少,有各種蔬菜、魚肉、餅幹、麵包……鄉下老鼠說:“人家的東西,不打招呼就吃,行嗎?”城裏老鼠理直氣壯地說:“沒關係,放開肚皮吃吧,我經常來。”他倆吃得正起勁,忽然管家婆推門進來,發現有老鼠,拿起笤帚就打,城裏老鼠領著鄉下老鼠趕緊跑進洞裏。鄉下老鼠說:“好險啊!”
事後,鄉下老鼠對城裏老鼠說:“老兄,還是你自己去享受這大魚大肉的生活吧!這樣擔驚受怕,我可受不了,還是鄉間清貧而自由自在的生活過得舒心啊!”
心靈茶坊
城裏老鼠和鄉下老鼠都在享受生活,隻是,城裏老鼠享受的是物質生活,每天大魚大肉,不勞而獲,心裏卻要擔驚受怕,不得安穩;而鄉下老鼠享受的是精神生活,盡管物質上清貧一些,吃不上那些珍饈美味,隻能吃一些地裏出產的果實,但它每天自由自在,快樂而舒心。生活中,人們普遍認為錢越多,生活才會過得越舒適。於是為了掙更多的錢,有的人違背良心做了傷害親朋好友的事,甚至鋌而走險做一些觸犯法律的事。然而,有了錢又如何,既不能光明正大的享受,又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別人發現自己的行為。久而久之,失眠多夢,害怕,難以集中注意力……這是一種病態心理,嚴重影響自身的健康,特別是對精神的摧殘。
生活需要一種心境,即使日子過得清平,但隻要誠實、勤勞,吃的都是自己擁有的東西,吃起來有滋有味;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對不勞而獲、偷偷摸摸地享有別人的東西感到不安;為人正直,不做虧心事,不必擔驚受怕;沒有貪念,可以經得起物質的誘惑,放棄不勞而獲的物質生活的享受,品嚐心靈的自由與安寧,因而舒心,生活有樂趣。
總之,愉快的生活是不能與各種美德分開的,具備勤勞、善良、美好的心靈,才能真正地、更好地品味生活、享受生活。
貓對老鼠開玩笑:幽默,給生活加點料
一隻貓吃完豐盛的早餐後,懶洋洋地在太陽底下曬太陽,天氣真不錯,心情也不錯。這時一隻小老鼠探頭探腦地走了出來,貓突發奇想:和小老鼠開個玩笑。貓躡手躡腳地向老鼠靠過去,用一隻爪子堵住老鼠洞,輕聲細語地對老鼠說:“我用爪子為你梳毛好不好?”
老鼠害怕極了,但是沒有跑,他知道無論如何也贏不了和貓的賽跑,他呆呆地站著,似乎沒有聽到貓的話。貓很泄氣,他的幽默竟然沒有讓老鼠笑,他又說:“昨天我讓一隻像你一樣大的老鼠做我的牙醫,可是我一張嘴他就跑了……哈哈……”貓笑得前仰後合,可是老鼠仍然沒有任何表情,隻是發抖。“真是一隻傻老鼠啊!一點也聽不懂幽默。”貓覺得很無聊,悻悻地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