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明月相思局(全文終)
她將是史上第一個承襲城主之位的女子,因為她的父母隻她一個女兒。
她的母親貴為公主,是楚帝親封,並賜封號‘寶’。楚帝一生未立皇後,便是群臣勸阻,也未能讓他改變心意。所以她的母親是這世上身份最尊貴的姑娘,楚帝曾希望母親留在京中,並特意給母親建了一座公主府。
隻是母親在公主府不過住了半載,便依然隨父親回到封地鄴。
見母親心意已決。楚帝最終隻得下詔,鄴城世代皆為齊氏所有,無論子或女,皆可承繼。這詔書在朝是自然引起軒然大波。因為鄴城,是唯一不受朝廷約束的地界。以前魏氏皇朝所分封的城池,皆已收回,受朝廷轄製,隻鄴城,獨善其身。
鄴城其實更像個小國,有文官,有武將,還有城衛負責鄴城治安。
在鄴城,他們父親是城主,母親是城主夫人。不過很多人習慣尊稱她一聲‘公主夫人’。而她,則是他們唯一的女兒。
據聞以前也曾有人非議,說她的父親隻她一女,未來鄴城何人承繼?
據說還有顯貴意圖將女兒送進父親後宅。可他們忘記了……前朝時父親身份顯貴,是京城齊氏的二公子,而且行事膽大包天,名聲顯赫。可是這是新朝……她的父親之所以依舊是鄴城城主,其實仰仗的是她的母親。這些顯貴們的所為自然激怒了父親。
母親倒沒有說什麼,隻在一旁淡淡笑著。父親卻冷冷的開了口。
說了句,他的女兒,勝過世間萬千兒郎……這句話出口,震驚四下。一個月後,楚帝的詔書便到了鄴城。而她,則在及笄之後名正言順的接下城主之位。
因為父親說,這輩子虧欠母親良多,想在有生之年,帶著母親走遍這以前大魏,如今大楚的天下。
隻是在他們離開前,想要給她定門親事。哪怕她是城主之尊,姑娘大了,也要出嫁的,這是母親說的。母親還說,一個姑娘家,有什麼做為不當緊,要緊的是找個知冷知熱的男子疼惜著,二人相濡以沫一生。
母親說這些的時候,父親總是繃著一張臉,可是唇角卻又不由得染了笑。
她自幼看慣了恣意的父親,暴怒的父親,冷著臉的父親,像這種繃著臉卻又帶了笑意的父親,她見之甚少。
母親曾說過,她幼時,父親寵她幾乎上天。隻是待她長到五歲,父親痛定思痛,下定決定教導她。說她將來可是要做大事的,萬不能習得一身臭毛病。於是,她餘下的十餘年,都是和師傅,和周伯,和周家的公子均哥兒一起度過的。
均哥兒年長她八歲,均哥兒學的東西,她都要學。而且父親要求她,要比周均學的好。
所以,她這幾年過的很有幾分辛苦。母親常常麵露不忍,這時候,父親會輕斥一句‘慈母多敗兒’母親隻得瞪向父親,然後在離去前總是嘮叨一句……‘也不知當年誰把這丫頭寵上了天。’父親這時候多數都是佯裝聽不到的,然後繼續拿了書冊,考量她昨日所學。
轉眼前,她便到了及笄的年紀。
而她的親事,也在她的默許下,由父親出麵……父親之意,要給她尋個世上最最優秀的男子相配,父親說,他的女兒,堪配世上一切兒郎。
便是楚帝,也在朝中權貴中尋了幾個年齡與她相當的,正趕往鄴城。
因為父親說,他要廣邀天下男子,要給他的小明月選一個最最優秀的男子。那樣,他們才能放手,才能放心,才能去徜徉著大楚美景。
她隻是覺得好笑。
想她即不是養在閨閣的小姐,也不是琴棋書畫皆通的閨秀。父親這樣的舉動,恐怕會讓天下人嘲笑鄴城城主行事依舊如從前般肆無忌憚。至於這位城主家的小姐……還是少惹為妙。
誰會願意娶個不通女紅,入不得廚房的姑娘為妻。
而且他這個妻子將來還是城主,還要掌管鄴城一地……
隻是她顯然見識淺薄了些,卻不想到了選婿那日,鄴城簡直是人聲鼎沸。那時候她第一次看到母親揪了父親的耳朵,罵他胡鬧。說這樣選出來的男子,與她一無感情,二不了解,談何情深,談何相守一世。可是父親說,當初母親對他不一樣是不喜甚至還帶著幾分俱意吧。
他們一起過了這麼多年,感情依舊深,深到一個要死,一個去追的程度。
所以說,感情這東西,後天培養便好。
母親沉默,轉頭問她。說這鬧劇是一早散了的好,還是由著父親胡鬧。對於被冠上‘胡鬧’二字,父親顯然不滿,不過在母親微慍的目光中,父親做了個將嘴粘上的動作。
她不由得笑了。覺得父親母親這樣,真好。
也許,她也能找個像父親這樣的人,一生隻疼她一個,隻寵她一個。
她做什麼,不管對或錯,不管世人怎麼看,他都是喜歡的,都是理解縱容的。於是,她點了頭。
當晚,周均來找她。周均已經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生的白白淨淨,笑容淡淡的,有種如玉君子的感覺。她知道鄴城很多姑娘衷情於他。周家時常便有媒婆上門,可是很奇怪,周均已經這麼大了,性急的周伯母竟然還沒給他定下親事。
他喚她月兒,像小時候一樣。她笑著喚他均哥哥。
自幼,她便和他親近,在她心中,他便如同他的親生哥哥。
以往她開口喚他,他總是淺笑著點頭,然後伸出手摸摸她的頭,讚她一聲又長高了些,可是今日,周均卻冷著一張臉。她大驚,難道是哪個姑娘惹到了他。她這樣想,於是也便這麼問了。
他竟然點了頭,她大奇。世上還有姑娘能惹到他?
想來周伯母知道一定高興。於是她問是哪家不長眼的姑娘,竟然把我們公認好脾氣的周公子給惹怒了。
他看了她半晌,最終頹然的搖搖頭,道了句她還太小。
她自然不服,她哪裏小了,她要及笄了,她要接城主之位了,她很快也要成親了。她母親便是及笄之後嫁給父親的,隔年便生下她。
周均沒有再說什麼,隻深深望著她,這目光,讓她心顫。周均從未這般看守她,她自然心存疑惑,隻是不論她如何追問,他也不答,最終問的急了,他卻甩袖而去。她氣惱,嘟著唇向母親抱怨,說均哥哥不疼她了。母親似乎想說什麼,最終隻開口問了她一句。
‘夫婿人選可有想過周均?’她大驚,而後大笑。怎麼可能啊,他是哥哥。
母親便沒再說什麼。
她回到院中,頓覺無趣,不管是周均還是母親,似乎都有話想說,可她無論怎麼追問,他們又緊嘴了口舌。煩悶之下,她便想去外麵走走,而鄴城最美的景致,便是城外那片桃林,母親說,多虧了這片林子,鄴城的風被它們擋去了大當,所以現在鄴城比起別的地方雖然環境尚算險惡,可與她們初到之時可謂是天壤之別,此時正是天月天,遠遠看去,那是一片桃海。
丫頭護衛被她勒令在林外候著,她隻身一人入林。
時至傍晚,林中已無人逗留。她頓時有種這整個林子都是她的恣意之感,在林中隨意走著行著。看著桃花,聞著桃香。突然間,她駐足,然後眨著眼睛望著那人。
那人身著白衣,在這桃林中顯得有幾分蕭瑟之意。
那人便那麼靜靜立在林中,片刻後,轉頭望向她,目光中無驚無喜。
她的美貌來自於爹娘,她的父親曾是京中第一美男子,她的母親也是少有的美人,所以她便是想生的醜些都極難。
她知道自己美。
見到她的男子顯然有這般波瀾不驚的。那人眼神淡淡的,隨後移開目光,抬腳邁步離開。她是矜持讓她不會去追問對方的身份,隻當這是一次偶遇。若得再見之機,便證明他們有緣,若再不得見,也不過是她人生中一個小漣漪罷了。
一見鍾情嗎?
或許吧,那人生的也十分俊郎,但吸引她的卻不是他那張臉,畢竟論起美來,她家一門三美,實在沒什麼美色可以讓她震動,該是那人眼中的薄涼之意吧。
她笑笑,笑自己真是個不經事的,不過見到一個陌生男子,不過覺得那人給她的感覺很奇怪。像……像盛放的海堂花,搖曳生姿,哪怕他明明什麼也沒有做,可是回味之下,卻又讓她感覺清冷孤寂,仿佛瞬間,灼痛了她的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