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是孟子在很多年前的定論。如今,科學昌明,經濟發達,勞動分工越來越細,勞心者如何“治人”,該如何“勞心”,是現代企業領導者、管理者必須麵對的課題。

人性化管理或管理人性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態勢,甚至可以說這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如何搞好人性化管理,如何充分發掘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人性化意蘊,如何將人性管理落在每一天工作的實處,也是每一位勞心者需要解決的難題。

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中有這樣一個觀點:管理的根本是管心!也就是說,基於每一位員工的心理變化而不斷調整管理策略和技巧才是最高超的管理方法。管理是一種權力,同時也是一種經驗和智慧。管理更是一種藝術,它需要的是謀略。會管人的管理者通常是剛中帶柔,嚴中帶寬,既懂感情又知進退,可以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激發員工內心深處的幹勁和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司目標。

組織目標的達成依賴於組織成員對工作的全身心的投入。因此,作為管理者會十分關注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組織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會自發存在。

巴納德曾經說過:“若要將那些組織內認為有潛能的組織成員按其服務的自願程度來排列,從最高的自願漸漸減到中間或零,然後在漸漸地到最高的不自願、反對或厭惡。那麼在現代組織中,大多數人都落在負的一邊。“由此可見,管理者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發組織成員的工作潛能,並將他們的行為引向實現組織目標的道路。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其組織成員的工作潛能,即組織成員在什麼狀態下願意充分展現其才能並不斷地自主地挖掘內在潛能?其實,這正是本書要解決的問題——基於人性、人心的分析,將管理工作和心理學有機結合,真正使每一個管理方法或技巧切合人心、實用有效,使每一位勞心者有“心”可“勞”。

本書既是給管理者看的,也是給從事其他工作的人看的。因為這本書的定位並不是一本心理學讀物,而是一本將心理學應用於工商管理的通俗讀物,不追求玄妙的理論,隻要內容能對讀者有所啟發,那麼,這本書的目的就算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