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成長中的精神負重(2)(2 / 3)

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父母對孩子寵愛有加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越來越多的父母像養大熊貓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不加節製地滿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還是無理的。一般的情況下,孩子都會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做事情自以為是,不懂得體諒他人,更不懂得體諒父母,嚴重的話則會造成犯罪,或者成為第二個“楊鎖”。

徐錚是家裏最小的男孩,爸爸媽媽四十幾歲才得到的一個兒子。雖然徐錚還有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此時已經各自成家的他們早已離開了父母身邊。於是,徐錚成為老兩口最寵愛的孩子。他從小和大姐家的孩子小俊一起長大,雖然自己年長一輩,卻什麼都要最好的,什麼事情都要合他的心意。十幾年過去了,他已經完全長成了一個小混混的模樣。

因為大姐嫁給了自己的同學,於是留在本市工作,住的地方離父母也很近。很小的時候,小俊就看到媽媽常常因為舅舅流眼淚。要麼是大姐回到家裏看父母,恰好看到徐錚又打了父母,要麼就是街坊鄰居過來通知說:“趕緊回家看看吧,你那個弟弟啊,又跟老太太打起來了。”

徐錚和大姐家的小俊一同上學,小俊順利地考入了市裏的重點高中,徐錚卻因為成績不好,考入了一所職業中專。沒多久,他又因為和同學打架而被學校開除。離開學校後,他就整日留戀在網吧和遊戲廳中,沒有錢花的時候就會回家要錢。如果父母不給的話,他就會搬走家裏值錢的物品,因此家裏的電視機、洗衣機還有電冰箱通通被他賣掉了。走投無路的時候,他還會到大姐家要錢。如果大姐說沒有錢,徐錚則會反駁道:“你有錢供小俊念書,沒有錢給我嗎?”大姐難耐他的百般糾纏,有時候也會接濟他一些。

後來,父母相繼過世,徐錚再也沒有可以剝削的對象,也再沒有誰不吭聲地忍受著他的咒罵,為他收拾闖出的禍端了。大姐一家在父母去世之後,搬到了另外一個城市。他則變成了一個荒野中的孤魂,繼續遊蕩在人間。

我是一個膽小鬼——背負一生的愧疚

離別時,林景站在村頭的那條河上,久久不願離去。他不知道下一次回來會是第幾年,或者第十幾年,他也不知道心中的那份愧疚會跟隨他多久。很多問題他拒絕去想,就像他對信兒說的那樣:“對不起,我是一個膽小鬼。我隻會逃避。”

十二年後,他回到家鄉,站在信兒的院子裏,對她說了一句遲到的“對不起”。他沒想過用這一句話彌補這十幾年來的虧欠,也不敢奢望一句簡單的道歉能夠獲得信兒的原諒,他隻是想說出他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懺悔。他害怕這次不說,以後就沒有機會說了。

這次回來,林景是受自己的大伯之托,來把他家最小的堂弟帶到北京去念書。十幾年沒有回來,家鄉好像靜止了一般。道路沒有變化,房屋沒有變化,唯一變化的就是村頭的那座木橋。原本用木頭鋪就的過水橋,如今已經變成了石橋。雙腳踩在那些石板上,再也不用像走木橋那樣,時刻擔心自己掉下去了。更令人欣慰的是,這橋是林景出錢修的。全村的人在使用這橋時,都在感激身在遠方的一位善人,林景使用這橋時,也深深地為自己感到高興。其實,他原本能做的更多,隻是他都錯過了。

十二年前,林景還在鄉裏的學校念中學。他和信兒是全村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也是同齡的孩子中最有希望考上大學的兩個。與林景不同的是,信兒除了學習成績優異,還能歌善舞。她的嗓音和身段一直都被學校的老師稱讚,一位舞蹈老師還打算推薦她去市裏的話劇院工作。信兒對這位老師的承諾堅信不疑,每天和林景一起上學、一起回家的時候,總是要念叨一遍給他聽。林景則不以為然,經常打擊她說:“那個老師長得一副小白臉的樣子,看起來色迷迷的,他的話怎麼能信呢?”隻有林景知道,他是多麼嫉妒學校的那個舞蹈老師,多麼希望自己整天被信兒念叨,能夠成為信兒的期待。

見過大伯和家族裏的長輩後,林景留在了大伯家喝酒。最小的堂弟林放今年十八歲,多年來一直把林景當成榜樣,一直默默地努力著。雖然他沒能考上重點大學,也算得上林家第二個進城的大學生。林放一邊吃飯,一邊悄悄地跟林景打聽大學裏的生活。大伯家的堂兄比林景年長五歲,早早地結婚成家,一對兒女都已經上了中學了。一對兄妹吵吵鬧鬧,一會兒翻臉,一會兒和好,卻時刻在關心著對方,觀察著彼此的行動,讓林景不禁又想起了當年的信兒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