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心理分析技術與方法的概念及其原理
(一)犯罪心理分析技術與方法的概念
所謂犯罪心理分析技術與方法,即是依據心理學原理,通過對犯罪現場犯罪行為心理痕跡的發現和收集,通過對案犯心理活動以及影響、製約和決定其心理活動因素的研究分析,通過對其個性心理特征的描述刻畫及其個性形成有關條件、因素的分析,並利用有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從而為分析案情、刻畫罪犯、發現案件線索,提供幫助的心理學技術與方法。亦稱心理分析偵查法、犯罪人特征描述、犯罪心理畫像技術、心理線索偵查法、現場心理分析法等。
犯罪心理分析技術與方法運用過程中,它所關注的對象,是與犯罪有關的各種“物質信息和非物質信息”(英羅恩·布萊克本),即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犯罪人犯罪行為活動所遺留的客觀跡象一一犯罪行為心理痕跡。它包括所侵犯的客體,侵犯客體的準確性、特殊性,現場變化情況、變化特點,被害人的創傷程度、創傷特點,現場遺留物及遺留痕跡,作案時間、空間的選擇.作案的知識、經驗、技術特征,作案的工具、手段、方式、習慣、過程等一切與犯罪活動有關的能反映犯罪人心理活動和個性特點以及其他信息的因素。
(二)犯罪心理分析技術與方法的原理
根據行為與心理以及影響、製約和決定心理活動有關因素之間關係的心理學原理,行為是心理活動的外化。其實質是行為人的行為動機、個性特點、當時的情緒狀態、知識、經驗、技能、習慣等構成的主體狀況與特定情境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心理活動的產物和心理狀態的反映。行為與主體狀況及當時情境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亦即行為人的主體狀況和情境條件決定其行為及其特點。同時,行為還一定程度地反映著行為人的生活環境、條件、經曆等影響個性形成的因素。
因此,根據人的行為活動,可以分析判斷行為人的心理活動及其個性特點,分析判斷當時的情境條件,分析判斷他所生活的環境和經曆,從而從已知追溯未知,描述刻畫出行為人的心理活動及其心理麵貌和特點來。犯罪心理分析技術與方法及其犯罪行為心理痕跡的研究利用,正是基於這一基本的心理學原理。犯罪人無論是其作案動機還是作案時的情緒狀態、作案經驗、智能特點、年齡、性別、行為習慣、與侵害對象的關係狀況、作案的預謀情況及其個性特點,以及生活環境和經曆等影響個性形成的因素,都會不同程度地通過犯罪行為所遺留的犯罪心理痕跡,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和折射出來。這樣,就可通過心理分析為分析案情、刻畫罪犯提供信息和依據,從而為刑事偵破工作提供幫助。
二、犯罪心理分析技術與方法的產生和發展
采用心理分析的技術與方法破案,其實並不是近年來的新發現。在長期的偵破實踐中,國內外曆代機敏的偵破人員早就自覺不自覺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破案。這在許多文獻資料和文學作品中有過精彩的記載和描述。
國外針對犯罪行為分析最早出版的是1486年左右發行的《巫師的錘子》(The Malleus Maleficarum),這本專業手冊提到了巫師的刻畫方法。而後,19世紀晚期,也就是發生在1886年的Jackthe Ripper案件,一名外科大夫和司法專家Thomas Bond對Jackthe Ripper案件的最後一位受害人Mary kelly進行屍體解剖。這一事件成為犯罪心理刻畫研究的起點。當時Thomas Bond通過分析係列被害人的傷口並運用司法心理學知識認為,這些案件是由一個犯罪人實施的,因為他的犯罪手法相同,在犯罪過程中滿足了他心理上和情感上的需要。他斷定犯罪人是一個外表溫文爾雅、中等年紀、衣著得體的人,而且沒有什麼屠宰和外科知識。而在犯罪人被拘捕後發現,犯罪人的特征與Thomas Bond的判斷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