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碧城春深(終)(3 / 3)

王墨卻看透了疏桐的憂慮。他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但既然她在替自己擔心,開家醫館來安撫她又何妨?龜茲人虔誠信佛,對生老病死的理解也都是以佛理來闡釋的,“諸行無常,是生是滅,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漢地的醫術他們未必能接受,這也是他開各種店鋪卻唯獨沒開醫館的緣由。

王墨將她露在薄被外的手輕輕拉進被中。就算得不到天下,他也要給她和孩子們一世逍遙,一世安樂。

******

五年後。昆侖山東麓。

在植被茂密的峽穀馳道上,一輛油壁馬車在青石棧道上緩緩行進。

“爹爹,我們要去哪裏呀?”

裝飾精美的車廂內,一個頭梳雙環髻身著綠羅裙的小姑娘,仰首向一位著青灰褒衣插烏木發髻的雍雅男子發問。

男子笑著將小姑娘抱入懷中:“爹爹帶阿碧回家去看看。”

“娘親,我們的家不在延城麼?”阿碧疑惑望向坐在男子旁邊身著綺羅繡袍嘴角噙笑的母親。

女子笑答:“是你爹爹又給阿碧布了一處新家。”

車廂內正是王墨一家三口。

馬車沿著棧道徐徐前行,車窗外一路溪流潺湲,汩汩流淌,潤澤的山風帶著草木清香撲麵而來,令人神清氣爽。

“開鑿這樣一條山道,需要耗費許多人力財物吧?”疏桐望著窗外馳道上連綿如畫的風景問道。

王墨道:“是在原來的馳道上清理後重建的,節省了不少工期。”

疏桐心下卻有些不悅:“這麼大的事情,阿墨竟能瞞著我好幾年。”

“我隻是想給你和阿碧一個驚喜。”王墨抬手將疏桐攬入懷中,一臉愛憐道,“桐兒放心,以後再不會有事瞞著你了。”

說話間,馬車停了下來。

王墨抱著阿碧先下了馬車,隨即轉身伸手給疏桐道:“桐兒下來看看。”

疏桐躬身步下馬車,卻在抬頭的一刹那,被眼前的景象驚住。馬車停在一道建在兩山之間高達五六丈的銅門之前,銅門之上,還有城樓和瞭望台,台上有身著甲衣的武士在巡邏防守。而銅門之下,是一座可以通行車馬的石橋,橋下清溪奔湧,水聲潺潺。

“這裏便是呼犍穀原來的入口?”

王墨點頭道:“嗯,西夜河衝開了地震垮塌的山體,我就著這道峽穀天險,重新修築了門樓。想來,百年前的西夜國也不過如此。”

“公子和夫人到了,開啟城門!”城門前一個身著甲衣的男子呼喊一聲,銅門便在機軸的轉動聲中,徐徐開啟。

疏桐循聲望向那號呼開門的武士,不免奇道:“他看起來好麵熟。”

“桐兒忘了麼,幾年前我們從洛陽出發西行,便是他們一路保鏢。”

原來,這些守城的武士,便是王墨最早自中領軍府和廷尉府退役軍人中招募的那幫保鏢隊伍。

銅門開啟後,王墨抱著阿碧,牽起疏桐的手道:“走吧,我們回家。”

過了石橋,從銅門後的涵道穿穀而過,眼前豁然出現一片城池。城外青山碧水環繞,城內青磚瓦房鱗次櫛比。若非是那一幢幢瓦房上還有炊煙在嫋嫋升騰,疏桐幾乎懷疑這是一幅筆意寫實的風景畫。

“好美啊。爹爹,原來你醫館書房抽屜裏藏著的那幅圖畫,是真的啊……”

王墨笑道:“阿碧好記性,你看的那幅正是設計圖。”

五年的時間裏,他竟在這呼犍穀內,修造出了如此美麗的一座城池?而自己竟一無所知,還隻以為他每日都在醫館忙著診病治人……

“桐兒不喜歡麼?”王墨笑問。

疏桐搖了搖頭。她不是不喜歡,隻是覺得眼前一切恍似在夢中,驚愕得難以置信。

“走,我們逛逛去。”

正值初夏,入城的青石路邊,稻田葳蕤,花木繁盛,穿行其間,便猶如置身江南水鄉一般。進入街巷後,家家戶戶門前粉牆青竹,間雜桃李花開,煙霞雲羅般美不勝收。

再轉過兩條巷子,便又是商鋪林立人來人往的繁華集市。看著集市上川流不息往來熙攘的人流,疏桐疑惑道:“阿墨,你仿照漢地風格建造了這座城池不說,竟還花錢雇這些人來扮演城民?”

王墨還未回答疏桐的問話,一個老阿婆便疾步走到了疏桐跟前:“丫頭,你可算是來了?昨兒聽說你今日要來,我一大早就在這路上張望好幾回了。走,到我客棧裏去,我給你們做了好吃的……”

“阿米,怎麼是你?!”疏桐驚訝不已,這個老阿婆竟是比亞瑪村落開客棧的老阿米。

老阿米拉著疏桐一邊往路旁的一家客棧走去,一邊嘮嗑:“我聽人說了,就是你和你男人打開了地宮裏斷龍玉的閘門,讓西夜河重新流淌,給這一帶的人造了福……”

原來,昆山東麓沙化嚴重的地區,都因西夜河回歸河道水位充盈而重獲生機,幾年間,河道兩岸枯樹發芽,草木生長,沙漠還綠,一片生機勃勃。

而在得知王墨要在呼犍穀內修築城池後,這些常年流離在沙漠各處的部落和村寨都紛紛歸來,回到了他們祖上曾經生息繁衍的呼犍穀內。與此同時,還有許多因戰亂而舉家遷徙過來避禍的漢人,也都住進了峽穀。如今,這峽穀裏的常住人口已經過萬。

從老阿米的客棧出來,疏桐還遇見了如今在街市上開雜貨鋪子的奎叔,得知了拉羅托等向導當日在玉石大殿內的遭遇,在感歎之餘,也得知奎叔已將西行一路遇難的向導們的家眷都接來了城中,謹遵承諾,悉心照顧。

穿行在熙攘往來的街市中,看著一個個麵帶笑容安居樂業的城民們,疏桐心底湧起難言的感動。

——“小醫者,療人體膚;中醫者,治人體魄;大醫者,起死回生。其實,大醫也不是醫者的至境,真正的大醫,應是療治天下,活命蒼生。”

原來,這才是他想要做的醫者!

這一刻,疏桐甚至有些疑惑:若他得到了那些黃金,若他回到了中原,此刻陷入八王混戰的大晉,又該是何等麵貌?

在城中穿行許久,疏桐一路神思恍惚。直到王墨牽著她的手來到一座看起來十分眼熟的屋宇前,她瞥見院門外的那株柳樹,當即放開王墨的手,上前推開了朱紅的院門,在一眼望見門內布局熟悉的院落亭台後,頓時熱淚盈眶。

“桐兒,此生我改變不了自己的身份,也沒辦法補償你的過去,隻能還你一座童年時的宅院,許你一生一世相愛相守的諾言。”王墨在她身後解釋道。

“阿墨,謝謝你。”疏桐抬袖拭淚,哽咽出聲。他對她用心至此,除了這輕飄飄的一句“謝謝”,她卻再也找不出詞語來。

“娘親,你怎麼哭了?”阿碧從王墨手中撲下地,朝疏桐跑去,拽著她的衣擺道:“不哭,乖啊。”

見女兒如此可愛,疏桐破涕為笑,俯身將她抱起:“嗯,不哭。”

******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待阿碧入睡後,王墨帶著疏桐登上了後院的一處高樓。樓上錦繡鋪陳,紗帳盈拂,花果飄香,竟是賞月觀燈的絕佳之處。

疏桐扶欄觀望遠處燈火璀璨的城池,由衷讚歎道:“卻不知,這萬家燈火,原來竟比天上的星河更美!”

“星河耀眼,卻遠隔千裏,冷冷寂寂。燈火昏黃,卻觸手可及,暖暖溶溶。”王墨自身後環住疏桐的腰,輕聲道,“桐兒,給我們的城池取個名字吧?”

“我們的城池?”

“對,我們的。你看叫什麼好呢?”

“碧城。”未及多想,疏桐腦海裏便浮出了這個名字。

“好名字。九霄之上,道家的仙境之城,也叫碧城。”和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樣,王墨不禁含笑讚許道。

疏桐回首笑道:“沒想到“碧城”還有這層意思,我隻是想著阿墨喜歡……”

卻一語未了,她的唇便被他熾熱的唇瓣攫住。

在滿城迷離的燈火中,他的吻,也如同一簇簇火焰,點燃了她的身心。在徹底淪陷之前,他沙啞的嗓音在她耳畔低語:“桐兒,我們再要一個孩子,可好?”

“好。”

她心裏如是作答,幹渴的嗓子裏卻早已說不出話來,隻能緊緊抱著他的肩背,讓自己與他貼得近一些,再近一些,更近一些,直到融為一體,不分不離。

碧城春深,人間至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