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型家庭受到推崇
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不少家庭成功地將孩子培養成才,這種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吸引了不少尚在家庭教育這條道路上摸索前進的家長們,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努力把自己的家庭打造成學習型家庭。
學習型家庭是一種新的家庭形態。作為一種新的家庭形態,不論是雙親、單親或是其他特殊形式的家庭,也不分富裕或貧困家庭,以學習動機高低和學習能力的強弱組合為標準,劃分成四種家庭形態:無學習動機和無學習能力的非學習型家庭,低學習動機和有學習能力的學習型家庭,高學習動機和低學習能力的學習型家庭,高學習動機和高學習能力的學習型家庭。學習型家庭是和前兩種家庭形態相並列的一種家庭形態,隻是層次、階段有高低。
學習型家庭是一種以家庭為單位的新的學習組織形式,具有持續不斷的學習、親密合作的關係、彼此聯係的網絡、集體共享的觀念、創新發展的精神、係統思考的方法。
其成功經驗是:父母應帶頭學習。不管家長自身的文化水平是高是低,隻要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敢於並堅持去學習,在家庭中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感染到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從小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顏氏家訓》雲:“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信其所親。”子女的教育,正是“信其所親”在起著極大作用。父母可根據自己工作與生活的需要,跟孩子一起製定學習的內容、學習的形式及學習的時間等。家庭人際關係應和諧。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家庭成員的平等交流與對話,有助於共學與互學。家庭人際關係指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構和方式。核心家庭的人際關係主要指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和諧平等的親子關係有助於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同時,父母也樂於向孩子學習。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有助於推動學習型家庭的創建。親密和諧的夫妻關係、民主平等的親子關係,是推動學習型家庭創建的十分重要的軟環境。
學習型家庭之所以受到推崇,恰是因為它反映了家長的心願,孩子的學習是當前家庭教育最重視的內容,符合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盼。
二、越來越多的家庭把智育看作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把對孩子的智育教育當成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追溯其源頭,就是我們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名利思想在影響我們的整個教育方向,大多數家長認為,隻要孩子能出人頭地,這些長輩也會跟著享受榮華富貴。
這主要表現為在家庭教育的指導思想上,過分強調孩子學習成績的優劣。在一次對湛江某重點初中家長的調查中,110名學生家長中,熱切希望子女將來能升重點高中、考名牌大學的有34人,占33.3%,其他學生家長也都希望子女將來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而無一位家長明確表示希望孩子長大後能為本地經濟建設服務。因而,他們對孩子提出許多過高要求。孩子們感到壓力很大,有的因此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現在的家長都有很強的不服輸精神,害怕自己的孩子會掉隊,所以現在家長出現了一種隨大流的現象,人家的孩子學什麼,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學。就如當前越來越熱的奧數班,不管自己的孩子在這方麵有沒有天賦,都硬逼著他去學。還有上音樂培訓班,上美術培訓班,上書法培訓班,等等。
湛江市團市委對全市千餘名中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表明,96.25%的學生是為滿足家長的願望而學習,學習是他們必須完成的一項外界強加的任務。成才對他們更意味著要經曆一次次考試成功的曆練,最終還要考上名牌大學。事實上,一個人是否能成才,並不能僅僅由成績來決定,成才包括很多方麵,人生的機遇如此之多,誰又能說得清呢?我們應該全麵地培養孩子,關注孩子與別的孩子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