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精神發育遲滯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1 / 3)

家庭是特殊兒童生活的場所,是特殊兒童不可缺少的港灣,也是他們接受教育、健康成長的重要陣地。本章將簡要闡述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學習障礙兒童、焦慮兒童與抑鬱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

一、精神發育遲滯的概念

精神發育遲滯(mental retardation)又稱精神發育不全,是一種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腦發育障礙所致的綜合證,以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為主要特征,可伴有某種精神或軀體疾病。如人們平時說的兒童“腦子笨”在心理衛生界就稱為“精神發育遲滯”。

一直以來,家長對這種現象認識不清,當自己的小孩出現了精神發育遲滯的症狀時,他們隻能一個勁地著急,但又摸不著頭腦。如一個6歲的小孩,學會走路、說話都比別的孩子晚。其家長不知原因,隻聽老人所言的“貴人話語遲”,結果家長也認為孩子長大後會自然好轉,而沒有去尋醫問藥。誰知到了學齡期,小孩的語言表達能力仍大大差於同齡兒童,反應遲鈍,上不了學。家長買回一年級的書本來反複教她,她還是跟不上。家長看到自己的女兒長得身高體胖又漂亮可愛,而自己的家族又沒有傻子,這時才感到萬分焦慮,不知道什麼原因。又如一對農村夫婦的兒子已經七八歲,仍然不怎麼會說話、腦子反應慢,而這對夫婦缺乏醫學知識、思想落後封建,認為小孩中邪了,花費錢財去求神問鬼,讓小孩喝那些神公巫婆的藥物。這樣不但花費了自己的血汗錢,還把小孩折磨得苦不堪言,耽誤小孩的治療。精神發育遲滯是多方麵造成的,不僅僅是因為遺傳。作為父母,很有必要了解精神發育遲滯方麵的知識,及早發現、及早解決小孩的問題,不要耽誤了小孩。

二、關於精神發育遲滯的認識

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小孩有以下現象時,就要盡快帶上小孩到正規醫院做檢查,檢測其是否精神發育遲滯:

(一)記憶

精神發育遲滯兒童的記憶過程緩慢、健忘,新的知識需要多次反複的強化才能記住。他們的記憶容量小,不能夠記住比較多的材料,如果正常兒童一天能記住20個單詞,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就隻能記住五六個,而且對所識記的材料保持時間也比一般兒童短。他們經常缺乏對記憶材料意義的理解,不善於有目的地去記住或回憶這些材料,隻是硬生生地塞到腦子裏去,回憶和再現內容也往往是斷斷續續的、淩亂的、很不精確的。

(二)感知覺

一般精神發育遲滯兒童的感覺器官如眼睛、皮膚、耳朵等沒有明顯的異常病變,但對事物的感受能力比不上正常兒童,對任何事物的興趣不高,容易感到勞累。他們的知覺速度緩慢,而且知覺範圍狹窄。他們不會積極主動地去觀察周圍的世界,往往滿足於對事物表麵的、片麵的了解。比如,在認識事物時,他們常常會被物體的外部特征所吸引,從而忘記了自己的主要任務,容易分心走神。

(三)思維能力

感知覺、記憶的缺陷,尤其是語言發展的缺陷,使精神發育遲滯兒童的思維能力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製。思維的抽象性是這類孩子的基本缺陷。他們在思考問題時,常受一些簡單的直接形象的支配,不能理解隱藏在事物或現象後麵共同的、本質的東西。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對數的概念理解也深受實物的影響,大部分人習慣於用手指頭計算,難於心算或以表象運算。與思維的這種具體形象性相聯係,精神發育遲滯兒童的概括能力很差。此外,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對提出的問題不善於推理,更不能進行邏輯思維。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