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曆史證明:心理學隻有理論聯係實際,並應用於社會生活實踐才是其發展的直接途徑,也才具有生命力。這不僅是由心理學學科曆史任務發展階段所規定的,也是由其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及其特征所決定的。心理谘詢與治療作為心理學的一門應用科學,正是在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係中不斷地發展、成長和壯大起來的。如今,這門科學已成為廣受社會關注的一門實用科學。從事這項工作的職業也成為當今社會中一種特殊的“助人的職業”,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和青睞。
目前在我國,關於心理谘詢與治療理論的研究,方興未艾。心理谘詢與治療專業工作者們出版的關於心理谘詢與治療的著述(包括翻譯國外的)林林總總,著述者們從各個角度、方向對心理谘詢與治療理論,以及其方法與實踐進行了全麵、深入而又細致的研究。可以說,他們為我國心理谘詢與治療事業的進步和發展,為有誌從事心理谘詢與治療工作的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但縱觀這些書籍,給人們的感覺是,以重理論、輕實踐,重說教、輕操作的著述居多,對於人們把握心理谘詢與治療理論的精髓,以及在社會生活實際中應用心理谘詢與治療理論,解決業已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在理論與實踐方法上的指導性尚有不足。
同時,經過社會尤其是廣大心理學工作者們的努力,近年來心理谘詢與治療也深入影響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影響到了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社會背景、不同職業的人們。據我所知,廣大普通人群中希望學習研究心理谘詢與治療的大有人在,他們都想通過學習心理谘詢與治療,獲得對自己心理上的幫助或幫助別人。有人曾預言,普及心理谘詢與治療知識將會成為心理谘詢與治療專業工作者們的又一個努力方向。事實上,這一天很快就來到了。縱觀當今關於心理谘詢與治療的研究成果可以發現,針對廣大普通人群學習心理谘詢與治療的書目越來越多,這說明普及心理谘詢與治療知識已成為了心理學工作者們的共識。
盡管如此,目前在社會上針對普通人群學習心理谘詢與治療理論的書籍中,精品傑作並不多,難以滿足廣大社會人群學習心理谘詢與治療理論的需要。作為四川省心理學界後起之秀的杜高明老師,長期從事心理谘詢與治療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並直接參與對大學生及社會各種人群的心理輔導工作,對心理谘詢與治療工作有不少體驗和建樹,在多年積累的心理谘詢與治療教學及研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廣泛搜集資料並潛心學習研究,寫成的這本教材,對於迫切地希望係統學習心理谘詢與治療理論的人們來說,不失為一本有價值的專業參考書籍。
通讀這本教材後,我認為該書有以下特點:
第一,突出實用性。心理谘詢與治療的理論派別眾多,選擇有代表性的理論進行詳細說明,有助於讀者從深度和廣度上把握理論與方法,避免對理論學習的多而不精、精而不深。
第二,係統性強。對有代表性的心理谘詢與治療的理論都從其背景、發展演變、核心理論與方法、優點與局限等方麵進行了係統的說明,有助於讀者對這些理論派別有一個全麵清晰的把握。
第三,通俗化。該書結構安排合理,文字通俗易懂,案例與理論聯係緊密,讓讀者很輕鬆地領會和把握相關的知識,這是該書的突出特點所在。
第四,適用性強。該書不僅是大學應用心理學及其相關專業本、專科學生,以及中小學教師、教育心理工作者們的學習和培訓用書;相對於普通人群來說,該書對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職業的人們,尤其是對初學者,都是非常實用和有價值的讀本。相信讀者讀後,會有所感受。
幾年前,我曾與杜高明老師合作編寫過教材,對他的學識和求真務實精神有所了解。《谘詢心理學》教材的出版,是杜高明老師教學和學術工作的裏程碑,相信它一定對心理谘詢與治療事業的發展有所裨益。
李小融
2012.9.25